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國際油價狠摔 國內斤斤計「角」


2012-06-03
〔記者歐祥義/台北報導〕國際原油價格像崩盤式地下挫,國內油價卻不乾不脆地一角、二角的反映,中油油價的帳永遠是隔著一簾黑幕,跟外界認知落差有天壤之別。
從經濟部四月一日宣布國內油價一口氣調足以來,北海布蘭特原油,從每桶一二四.五美元,跌到上週五的九十八.七美元,跌幅達二十.七%;杜拜原油則是自一二一.七美元跌到九十八.四美元,跌幅十九.一%,這段期間新台幣匯率貶值一.二%。
中油在過去二個月,油價實際只降五.九%,不到國際原油跌幅的三成,就算依中油的算法說要跌幅減半,以吸收過去中油緩漲的部分,國內油價也只反映十二%,與原油二成的跌幅不成比例。
淪為馬政府政治操弄工具 選前凍漲選後猛漲
油價看來只是馬政府政治操弄的工具,當目的達成之後,馬政府就放任寡占市場的中油計算油價,台灣根本缺乏制約中油的單位。最明顯的證據,就是馬政府在二○一○年十二月與今年初,分別進行油價緩漲與凍漲,理由都是平抑物價、穩定民生,既然政府如此重視物價與民生,怎會在國民黨贏得選舉後,立刻推翻過去理念,對油電價實施報復式調漲,馬英九甚至還以「現在不痛,以後更痛」,這種揶揄輕浮的口吻,要求國人接受他們的油價政策。
就算小學生來算,也可輕易看出,四月至今的國際油價走勢與國內油價反映幅度,是不對稱的,中油的說法永遠是不清不楚,政府高層的回應也都是不痛不癢,反正事不關己,選舉已結束了,馬政府已毫無忌憚了。
二○○八年造成消費不振 發消費券收拾爛攤
還記得二○○八年六月,馬政府也是一口氣調高油價逾一成,結果造成物價指數高漲,民間消費縮手,負面衝擊逐月擴散到台灣各個階層,到當年十二月,行政院為刺激民眾消費意願,決定發放八六○億元的消費券,來提振商業活動,這個慘痛的教訓,為何短短三年多就淡忘?而且兩次物價飛漲問題,都是由政府主動挑起,這是最讓人難以接受的。
台灣前四月出口衰退四.七%,隨著歐洲債務危機與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各國政府都以提振經濟為要務,只有這個剛連任的馬英九,一心一意想要追求自己的歷史定位,放著讓全國民眾被蒸騰的物價與舉棋不定的證所稅,搞得膽戰心驚,台灣的經濟實力與人民的身家財產,都因為馬英九的執拗,處於高度的風險之中。
Source: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