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 自由論壇 | |
作者 張鐵志 | |
2012-05-08 | |
在前一波我的朋友們拒寫中時運動時,我表示非常不同意蔡衍明先生的發言,但做為一個專欄作者,我仍希望和中時內部仍在奮鬥的朋友站在一起,捍衛編輯自主權,爭取一個多元的言論空間。
但是這一波的拒寫中時運動不但沒有讓中時改變,過去兩個月蔡先生更粗暴地把報紙當做私器,並且用不正當的理由資遣時論廣場資深主編、我的長期戰友蔡其達,這讓我深感無法繼續與這個報紙合作。 我在1996年開始投稿中國時報時論廣場,第一篇題為「大和解前必先大反省」,是批評當時大和解的論述,因為我認為歷史正義尚未得到釐清(那時還不流行「轉型正義」這四個字)。因為不想刺激我偏藍的家庭,所以還特別用了筆名。寫報紙文章的初衷是希望把學習到的政治學知識拿來分析台灣的政治問題,比如這一篇是因為看到民主化文獻中提到拉丁美洲等國家面對歷史的態度:「可以原諒,但不可以遺忘」,而深有所感。 此後幾年不時在中時時論廣場投稿,希望自己的觀點對公共討論⋯⋯有所助益,可以讓被掩蓋的議題有發聲的機會──當然沒想到後來,寫作會成為我的主要身分、主要工作。 2004年念博士班時,其達邀我在時論廣場寫觀念平台專欄,這是我的第一個政治專欄,投稿多年,有機會成為一個「專欄作者」,當時真的是非常興奮,也自此開始以寫作為志業的生涯。2010年開始在目前中時這個版位上和許多我尊敬的前輩一起寫可以容納更多字數的專欄,深感榮幸。 「時論廣場」確實是我成長的地方,是培養我做為評論工作者的主要場所,我尤其感謝過去幾年時論廣場的編輯朋友們給我很大的空間在主流媒體發出一點點不同的聲音,不論是台灣社運或者中國人權問題。 然而,為了表示對當前中時作為的不滿,我決定停止這個我撰寫多年的專欄。我深知報社內還有許多我尊敬的新聞工作者,我們當然不希望中時就此沈淪下去,而是希望這些抗議行動可以讓中時老闆和高層認清自己作為社會公器的價值,還給中時記者與編輯的工作尊嚴,並重新贏得更多人民的信任。
source: 張鐵志facebook
|
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
張鐵志停止中時專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