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算給你看:油價比日本貴三倍

作者 李偉煌   
報載行政院長陳★(沖)針對油價調漲表示,「政府並沒有說要漲價,僅就價格合理化考慮,希望能夠真正反映成本結構……」。官員於調整油價之際,往往以國際原油價格、匯率等角度提出說帖,告訴消費者我國油價相較於鄰國是偏低的。筆者非相關專業人士,無力精算油價的所謂成本結構,願就受薪階級的角度,淺談何謂庶民的油價合理化感受。
受薪階級大多以薪資所得支付每月開銷,若要比較台灣與各國的物價合理性,以每日薪資可購得之特定民生必需品比率,思考各國物價高低感受,應不失為較接近真實的做法,此即所謂「庶民生活物價」。其中,以各國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或年收入做為比較基準,應屬客觀。
台灣大學畢業生起薪為兩萬兩千元/每月,若加上年終的一.五個月獎金,年收入約為二十九萬七千元,每人每日薪資所得為八一三台幣。至於日本:根據二○一一年日本「人事院」調查,大學生的「初任給」為二十萬八四六七日圓/每月,加上夏季七十三萬、冬季七十五萬日圓的獎金,實際年收入為三九○萬一六○四日圓,每人每日薪資所得為一萬零六八九日圓。
以最普遍的九五汽油零售價格,目前台灣一公升約三十一元台幣左右,日本一公升約一三○至一三五日圓,若台、日大學畢業生以每日可支配薪資全部用來購買汽油,則台灣人約二十六公升,日本人則可購得七十九公升。換言之,以工作所得於當地消費的庶民生活物價角度,台灣人購買汽油時的物價壓力,是日本人的三倍。台灣油價之不合理性,可窺一二。
同樣是完全依賴石油輸入的日本,能用台灣三分之一價格買到等量汽油,歸功於該國開放世界各石油公司進入其市場,油價自然跟隨市場機制自由競爭。反觀受限某些因素不開放油品市場自由化的台灣,建議陳★(沖)院長,捨棄陳腐的匯率換算(如日本一三五日圓/公升,匯率換算後價格五十六元/公升等)或成本結構等不知所云的說詞,改採受薪階級「生活物價」感受的觀點,則台灣油價應降至目前價格一半,才符合庶民的合理化感受。
(作者為靜宜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副教授)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