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影片】蔡英文出席「開啟文化元年:文化界提問總統候選人」

新聞報導 - 自由論壇
作者 TWIMI | 獨立媒體   
2011/12/18, Sunday



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今(12/15)日出席「開啟文化元年:文化界提問總統候選人」座談會,這場活動文化界提問人分別是:曾道雄(音樂家)、 王小棣(電視及電影導演)、郭力昕(文化評論人)、 林正盛(電影導演)、湯皇珍(臺北市創作者職業工會代表)、陳界仁(藝術家)、徐文瑞(獨立策展人)、 胡永芬(獨立策展人)、鴻鴻(詩人)、 魏玓(交通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姚瑞中(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理事長)、 胡朝聖(視覺藝術協會理事長)。


蔡英文表示感謝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的邀請,讓她有機會和各位交換對文化政策的想法。「夢想家事件」雖然飽受批評,但是它意外促成了文化政策的討論與對話,這大概是它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對話」真的很重要,文化的精神就在於「對話」,絕不是「政治的指導」。蔡英文說,她對於文化的基本看法是:「文化權」是天賦人權的一部分,應該受到國家的支持跟保護;我是站在這個立足點,思考國家和文化藝術的關係,再進一步發展具體的文化政策作為。


蔡英文說,我們必須要先確立政府在文化政策中的角色。這幾年,文化施政出現很大的問題,癥結就在過度的意識型態。為了慶祝建國百年,文建會犧牲原來文化紮根工作的資源,把錢挪給一個逃避監督的基金會,然後鋪張地在各地舉辦各種放煙火式的活動。我們看到「夢想家」、「築夢者」紀錄片、以及「轉動台灣向前行」等政治味十足的活動,使文化淪為政治的附庸,文化部事實上已經成了文宣部,這實在是相當令人遺憾的事情。


相對於國民黨的一元化,民進黨的信念是文化藝術應該是一種多元主義,因為多元主義,才是自由創作的基礎。蔡英文認為,政府可以做的,是去建構良好的文化藝術發展環境和條件,支持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有充分的機會和自由,去從事創作、發展和展演。政府在提供贊助資源的時候,也應該避免對創作的內容、形式和風格有所偏好。這是我們在擬定十年政綱文化政策的基本精神,也是我們跟國民黨最大的差別所在。



對於具體的文化政策作為,蔡英文提出七個領域來談:


第一,政府對於藝文發展的經費補助,必須要充足。經費補助是藝文發展的支柱,各位主張提升文化預算、增加經常性補助、正視藝文多元性、均衡城鄉藝文預算分配、培養文化生產者、避免文化設施的閒置與畸形發展,這些都與我們十年政綱的精神是一致的。


第二、保存與活用文化資產。我們要支持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活用。這是民進黨執政時,文化行政的重點業務,事實上,在英國和日本,文化行政業務最主要的,就是文化資產保存。蔡英文提到,三年多來,這些文化紮根工作幾乎都荒廢了。民進黨執政時期,修訂了文化資產保存法,催生了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的設立;但是國民黨這幾年,把有關文化資產保存的預算大幅削減,有關計劃幾乎都停頓,各地的文資工作者和專業者,對於這樣的轉變都很痛心。


第三、中央和地方的關係。中央應該支持地方文化活動和文化空間設施的資源。


第四、社區營造跟在地產業振興。社區營造其實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就有一直在鼓勵,我們也希望他在下一個階段可以跟在地經濟、在地產業結合,變成一個我們可以持續地方發展動力的來源。


第五、文化創意產業。過去一段時間,我們似乎聚焦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但我們必須要導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方向。馬政府繼承了民進黨時期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但他們的重點和操作方式,完全跟民進黨的認知背道而馳。


第六、培養全民欣賞藝術文化的能力。如果人民沒有欣賞藝術文化的能力和能量,將無法推動文化藝術,也無法培育生產者。


第七、文化行政與文化首長的任用。文化首長的專業任用,與文化行政的跨部會整合將是整體政策成敗的關鍵。



蔡英文表示,未來她執政以後,除了文化部的成立,政府還有故宮、教育部、經濟部、農委會、原民會、客委會,甚至外交部,都有文化相關的業務。如何讓不同部門能夠相互區隔與相互支援,不會各行其事。這一陣子,台灣的藝文人才,開始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這證明台灣的國民,具備一流的文化創新的潛力與資質。台灣不但有令人自傲的文化特色,也有能力參與全球新文化和新文明的再造。


蔡英文認為,台灣已有堅實的民主政治和經濟產業基礎,也有成熟的政治公民權和經濟公民權。相對而言,台灣的「文化公民權」仍有待加強,也是未來文化政策的重要方向。因為我們都希望,台灣不僅僅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更能夠是一個擁有獨特文化身份的國家。

更多照片,請點擊上圖,連結至 活動相簿


獨立媒體 採訪報導


延伸閱讀:
「開啟文化元年:文化界提問總統候選人」 蔡英文致詞全文
「開啟文化元年:文化界提問總統候選人」_ 蔡英文回應提問全文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