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

〈體檢家庭風險〉孩子求救 爸媽要聽懂

2017-09-12
文/第五德嘉
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發生老師李國華誘姦思琪的悲劇,事後,女主角思琪刻意用天真的口吻,假裝不經意地跟媽媽提到有女同學跟男老師發生性關係!這時,媽媽問說是誰?聽到女兒說:「不認識。」
媽媽只嫌惡地說:「這麼小年紀就這麼騷。」故事中的思琪,聽到媽媽的回答,立刻決定一輩子不提這件事了。
「先承認你就是你朋友!」是網路上流行用語,因為很多人在講真實故事或徵詢疑問時,會刻意使用另一個人來代替自己,也就是「第三人稱」敘述法,例如:「聽朋友說隔壁班有一個同學好像懷孕了……」、「我有一個朋友參加了黑幫想退出,我想幫他問問看……」、「我朋友的女朋友未成年,但是……」
利用不是講述親身經歷的方式,來掩飾自己就是本人,如此一來,可以安心地不用自己親上火線面對問題。
但是,很多孩子在跟爸媽講述這些事情時,他們的潛意識裡,其實多少還是希望被爸媽識破、被聽懂,而得到即刻救援的機會。

〈Check Point〉求救訊號薄弱 要察覺

孩子不敢直說,求救訊號顯得薄弱,有可能是爸媽聽不懂孩子的求助訊號:
一、孩子不知如何說才好,因此刻意改編故事,先看看爸媽反應,再決定是否吐實。
二、害怕爸媽暴怒,因此只提到邊緣內容,萬一爸媽動氣,就否認到底。
三、爸媽缺乏專業判斷的能力,加上工作忙碌,也就注意不到這些蛛絲馬跡了,因為,人的潛意識有一種荒謬現象,當遇到無法承受的事情時,竟然會選擇無視或是當做不存在,就像是孩子被侵犯了,卻只是淡淡地說:「不要胡說!說出去,你會被人當笑話。」
鄉民百科說的「先承認你就是你朋友!先承認你同學就是你!」這是一個簡單邏輯,爸媽卻很容易被孩子的刻意隱瞞而失去協助的契機。

〈家長看過來〉有了安全感 話才能說清楚

那爸媽從何著手改善親子關係,做到聽到、聽懂、聽明白,實際幫助到孩子脫困呢?
因為孩子在講這些第三人稱的事情時,絕對不可能興高采烈,而是態度陰沉,所以當孩子說話支支吾吾,要立刻察覺事有蹊蹺。當孩子出現莫名反抗,超出青春期叛逆的底線,那就代表他心中有事,反應過度了。
例如有的時候,孩子不願意去他們認為很危險的學校、補習班或親戚家,代表孩子其實心中有顧慮。
這時可以直接問孩子:「有什麼事可以直接告訴爸媽,我們在聽。」直接進入主題,當孩子看出爸媽並沒有火藥味,還能心平氣和地聆聽,自然也就不用遮遮掩掩了。
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的王燦槐教授曾經說過:「當孩子遇到性的問題時,通常會對父母提出試探性的問題,若發現父母有不理解或是不能接受的反應時,孩子就會縮回去,不會再講了。」
所以,現代爸媽要做孩子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當孩子靠近時,要放下手上事物,全心全意地靜心聆聽、態度和藹,只要孩子接收到「安全感」的訊息,也就會直指核心問題,把話說清楚了。(作者為風險管理師)


引用自由時報 :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13471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