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7日 星期三

經濟學人:北京頭痛的反分裂新戰場,香港冒起!

許銘洲/編譯 2016-09-07 01:50
2016-09-07
經濟學人:北京頭痛的反分裂新戰場,香港冒起!
「雨傘革命」世代學生領袖,23歲的羅冠聰當選港立法會最年輕的議員。圖片取自Twitter/ #Hong Kong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9月5日,一篇名為「中國反分裂主義新戰線」(A new front opens up in China’s battle against separatism)的專文內容指出,香港立法會9月4日選舉結果,震驚北京領導階層;這次創下1997年香港選舉史以來,約378萬合格選民,58%的最高投票率(上屆投票率為53.05%)。選舉結果,形同對中共窒息香港民主意圖,揮出一記重拳反擊。僅管中共對於「港獨」的憂慮日深,一些激進立場的支持者,卻深信香港未來,應該自己拯救,不必理會中共統治者的意願;這次共有6位本土派人士,當選第6屆立法會議員。
選舉結果揭曉,「分裂主義陣營」成為香港一股強大新興力量(譯註:本土民主陣營則認為他們只是追求香港自決,並非主張分裂。)這股新興民主勢力,源自於2014年爭取港府特首「真普選」的「雨傘革命」;運動結果雖然宣告失敗,這些年輕人卻在這次選舉取得6個席次。分別為1.「香港眾志」候選人羅冠聰;2.以民族前途自決為號召的「青年新政」候選人遊蕙禎、梁頌恆;3.主打民族自決、土地正義的「獨立參選人」朱凱迪,以8萬4千票贏得票王封號;4.「佔中」期間在街頭宣講民主理念的「小麗民主教室」創辦人劉小麗;5.「熱血公民」候選人鄭奉泰。
香港選舉事務處公布資料顯示,立法院70名總席位裡面,開放地區直選名額35席;包括上述6名年輕人在內的泛民勢力總共取得19席;建制派(親北京)獲得16席。從總體勢力版圖來看,民主派總席次為30席;建制派擁有40席,與2012年上屆選舉相較,親北京立場者減少3位議員席次。
選舉之前,港府已透過「不得主張獨立」手段,即須簽署「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部分」的確認書,預先篩選剔除6名獨立傾向人士(如香港民主進步黨的楊繼昌,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等)。選舉結果出乎意料之外,等於讓中共必須在疆獨、藏獨、臺獨等疑懼之外,另外新闢一道港獨(或自決)新防線。專文指出,香港政治陣營,長期以來劃分為民主、建制(親北京)2大陣營。泛民派,主張香港全面民主,卻不挑戰中共統治的正當性;這次選舉結果,將民主派進一步劃分為2股力量,其一為中間路線民主人士,另一為代表著年輕、教育程度高,主張自決的民主激進派。
投票前夕,5位民主派老兵與激進派參選人,為了保障選區內同一陣營的勝利,宣布退選以免票源分散,從而間接導致香港眾志候選人羅冠聰,得以順利當選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他謙稱自己是個23歲小孩。另一位,主張民族自決、土地正義的候選人朱凱迪,則以近8萬4千張高票,成為本屆選舉的超級吸票機。
立法會議員選舉,由區域直選的35席,民主派得到19席,建制派獲16席;總體結果顯示,親北京勢力仍取得立法會的過半控制權,因為另外35席的「功能組別」,並沒有開放民選,多數是港府可以控制的保守勢力。目前,建制派實力依然強大,以擔任過保安局局長的葉劉淑儀(Regina Ip)為例,她以近6萬張選票,當選本屆立法會議員。2003年保安局長任內,她引進反分裂愛國法,企圖將其納入香港基本法,結果引發港人強力抗爭,中途夭折,無法順利完成立法程序。
這次香港選舉的高投票率,源自於「雨傘革命」20歲左右年輕世代的積極參與;他們沒有傳統政治包袱,僅管有些人自認為是中國的愛國者;這些年輕世代卻別無它途,決定選擇保衛香港民主未來的奮鬥方向;專文指出,香港問題勢必成為北京必須竭盡全力面對的另一場硬仗。
Source: 民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