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3 | |
〔記者陳恩惠/台北報導〕針對犯下北捷殺人案的鄭捷於前天(10日)晚間槍決伏法,日前遭隨機殺害的內湖女童「小燈泡」的媽媽,今天凌晨先後在個人部落格及臉書po文,表達在獲知鄭捷已槍決一事,她覺得心情「非常糟糕」,但她在內文中解釋:「我感覺得糟糕的不是執行死刑這件事,而是在執行死刑之前,政府做了什麼?他們有去分析瞭解『為什麼』了嗎?」 小燈泡媽媽今天凌晨1時58分先在個人部落格「娃娃魚的自言自語」中張貼「執行死刑之前…」這篇文章,7分鐘後也在臉書分享po文,直到傍晚為止,2個地方的按「讚」、閱讀率與分享的次數,至少有7萬人次,目前仍在持續增加中。 小燈泡媽媽po文如下:「昨晚孩子們就寢之後,David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告訴我鄭捷已執行將(槍)決我的心情:非...常...糟...糕... 小燈泡事情之後,有很多人期待或努力迫使家屬要能有清楚的表態,支持死刑或是廢死?!我不是不願意表態,而是真的沒有想透 過往,我還沒想透。如今,身為犯罪被害者家屬,我不但沒有想的更清楚,看的更懂,反而想的更多,更無法輕易選擇靠邊站。 無差別事件越演越烈,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手段也越來越兇殘。就像David向蔡英文說的:孩子走了,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得到撫慰?我們的答案不是誰一定要被判什麼刑,而是下一次我們帶著孩子上街遊玩時,我不需要再提心吊膽,那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撫慰 對我來說比判什麼樣的刑責更重要的是,我們從中瞭解了什麼?我們未來能做什麼? 我感覺得糟糕的不是執行死刑這件事,而是在執行死刑之前,政府做了什麼?他們有去分析瞭解『為什麼』了嗎? 我同意李茂生教授所說:無差別事件不可能真正完全被解決,但我們可以也需要去做的是透過這些事件,去理解到底如何發生這件事,而及時伸手,去降低發生的頻率 鄭捷很快的就執行死刑,意即就這樣失去了一個研究與瞭解的對象,他死掉了,然後呢?繼續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繼續速速執行??從過往的訊息來看,鄭捷是想死的人,所以藉由殺人來讓自己死,這樣的結束如他所求,那有什麼意義?鄭捷無精神異常,能清楚表達,也是生活相對比較不被社會邊緣化的,更應該要好好加以瞭解,到底他們是為什麼?他在想什麼?在生命發展的過程中,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他從國小就想殺人,為什麼家庭、學校、親人、朋友、社會,沒能接住他? 國家是不是最少應該要給大家一個交代,好好剖析犯罪者以及整個事件的原因,給社會一個「理解」的機會,社會才有辦法走的更遠更好。唯有當我們瞭解這個人是怎麼一步步走向犯罪,我們才有機會談改善、談預防。否則,我們就真的只是永遠的活在一個未知的恐懼之中。 請問國家,執行死刑之前.....是不是應該先做完該做的功課?!」 Source: 自由時報 |
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聞鄭捷伏法 小燈泡媽媽自述心情:非常糟糕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