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新聞快報 | |
作者 民報 | |
2016-05-14 | |
美國2015年蜂群陣亡率達44%,幾乎創下近6年來新高紀錄 (圖片:Courtesy of Wikimedia/ Qypchak)
《生態觀察網》(Eco Watch)5月11日報導指出,蜂群的持續大量失落,印證一些科學家們告訴我們的警語:「必須採取立即行動,管制一些危害蜜蜂的殺蟲劑」。致力推展「人類未來食物展望」團體的運動者蒂芙尼.芬克海恩斯(Tiffany Finck-Haynes),結合一些跨組織的環保聯盟,「國際地球之友會」(Friends of the Earth International, FOEI),提出呼籲指出:時間延宕越久,帶來傷害越深;類尼古丁(Neonicotinoid)的農藥殺蟲劑益達胺(Imidacloprid),如果無法停止使用,其所引發的蜂群大量死亡,連帶也將危及人類所仰賴的生態體系與食物供應鏈。 關於蜜蜂的高折損率,越來越多的科學團體,認為除了全球氣候的日愈極端化、瓦蟎(Varroa destructor,蜜蜂體外寄生蟲)、病毒等因素;其中人類的大量使用農藥殺蟲劑益達胺(Imidacloprid),是危及蜜蜂群落的元兇之一。由於美國環保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 EPA),對於危機管理的延宕不做為,導致美國10多個州、城市、大學校園、商業團體,率先採行「自力救濟」,基於愛環境理念,自行禁絕或嚴格限制「益達胺」農藥的使用。許多證據顯示,益達胺很可能會讓蜜蜂當場斃命,也會導致蜜蜂,更容易遭受病原體(包括病菌、病毒)、蟲害感染,以及其它(如氣候)壓力因子(stressors),導致早夭。
(美國調查發現,近6年蜂群折損率皆超過35%。灰色部份為冬季帶來的可接受度死亡率;黃色為冬季實際損失;土褐色為年度總損失。圖片:Bee Informed Partnership)
到了2015年4月,美國環保署EPA迫於形勢,宣布停止「益達胺」新農藥品牌的核准,以及暫停販售牌照的延長申請。到了2016年1月,EPA公布類尼古丁(Neonicotinoid )成分,益達胺(Imidacloprid)農藥的評估報告,結果發現,這類殺蟲劑確實對蜜蜂生存,構成威脅。 僅管美國總統歐巴馬,早在2014年6月,在「總統備忘錄」內容提及,要求成立「授粉衛生工作組」(Pollinator Health Task Force),即美國聯邦政府,應為蜜蜂及其它授粉昆蟲,創造健康的授粉環境。不過,EPA卻怠勿職守;另一方面,美國的監管機構,則被農藥廠商業者蒙蔽,並沒有監督這項保護授粉者任務的執行進度。環保組織者芬克.海恩斯(Finck-Haynes)向《生態觀察網》表示:「環保署、農業部,以及國會,必須共同統整一套(落日條款)的根絕益達胺方案,以挽救蜂群與養蜂農民。」 《生態觀察網》報導指出,美國農業部(USDA),過去1年來的表現,著實汗顏羞愧,農業部擔任「授粉衛生工作組」的聯合主席,卻對於「益達胺」殺蟲劑危害蜜蜂,以及「嘉磷塞」(即年年春)除草劑造成帝王斑蝶(monarch,北美洲最廣為人知的蝴蝶物種,族群數量消失95%)的科學界意見表達,一度採取壓制、噤聲立場。 台灣 目前,台灣早年常見的帝王斑蝶(學名:Danaus plexippus,又稱大樺斑蝶)已經絕種。美國的數量,也從10億的龐大族群數量,銳減到約5千萬隻。 近幾年台灣蜂農,也日愈感受蜂群消失的危機感。2007年《自然攝影中心》貼出的一則報導,名為「台灣千萬隻蜜蜂神秘失蹤」,內容憂心指出,蜜蜂的神秘失蹤,讓農民血本無歸;一旦台灣蜂群也像美國那樣大量消失,將帶來農業浩劫;因為蜜蜂數量下挫,連帶導致果樹、農作物因授粉不足,遭受波及而減產。台灣今年水果價格大漲,據國內養蜂界人士指出,即與台灣蜜蜂2015-2016近一年來數量大幅折損逾半有關。 近10年前,台灣農民已發出蜂群消失的危機警訊;值此保育意識日愈高昇之際,台灣政府單位,是否為蜜蜂及蜂農的生存權,善盡監管協助心力,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Source: 民報
引用台灣228網站:
http://www.228.net.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5244&Itemid=76 |
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
蜜蜂危殆!美農業部警訊:2015蜂群陣亡率達44%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