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打破「台灣光復」的迷思

作者 盧世祥   
2015-10-11
雙十節過後,「台灣光復節」即將到來。所謂「台灣光復」,指的是一九四五年終戰之後,台灣由中華民國接收,後來並成為其一部分的過程。正因如此,今年馬政府高調紀念對日抗戰勝利七十年,「台灣光復」也是它大肆宣揚的戲碼。近數月來,馬英九在諸多場合,一再重複「光復三段論」︰當年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台灣光復,也就沒有今天的民主繁榮。

光復三段論 馬樂此不疲

這一「光復三段論」,似是而非,當總統的人卻樂此不疲,一再複誦,既顯示其個性偏執,也與以這一土地與人民為主體的史觀大相逕庭,難怪八年來會幹到人氣低迷顧人怨。
先說「光復」。這一名詞,意味台灣失而復得,「重回祖國懷抱」,是以中國史觀看事。從台灣的角度說,戰後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不僅在國際法大有問題,也從未問過台灣人民的意願;有如當年大清帝國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棄之不足惜」,同樣不問人民意見。
諷刺的是,當年根據「馬關條約」第五條,台灣人民還有兩年緩衝期決定是否離境、變賣資產或當日本臣民,結果台灣人有六千人選擇不當日本人。戰後「光復」的過程,台灣人民不但對前途毫無置喙的權利,連選擇不當中國人的自由都遭剝奪。如果說台灣曾是清國一省,戰後就要回歸中國;那為何不回歸更早領有台灣的荷蘭、西班牙或這一土地的人民頭家,包括最早的原住民?

戰後建國潮 唯台獨憔悴

從普世價值看,自決是人民不可讓與的基本權利,既見諸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原則」,戰後也納入聯合國憲章及國際法。東亞的南韓、菲律賓、越南、印尼、印度、巴基斯坦…,甚至連日本領有的太平洋小島戰後都紛紛獨立建國,唯台灣獨憔悴;從而,「光復」對台灣人民有何值得慶幸、七十年後還要大舉慶祝的道理?
「光復」既如此禁不起推敲,所謂「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台灣光復」之說,同樣站不住腳。誠然,中國人民抗戰犧牲慘重,但那是出自保家衛國、生死存亡而戰,並非為了「光復台灣」;毛澤東直到二二八事件都還有「我們贊成台灣獨立」的講話。何況,戰勝日本,中國雖有苦勞,主要仍靠美國在太平洋戰區的壯盛軍力,包括動用原子彈。同時,蔣介石戰後剝奪了台灣住民自決權利,強制「光復」,至今馬英九還拿「抗戰」來居功,全然無視「光復」為台灣帶來的災難。
從「光復」之後的演變,即可看出這是戰後台灣悲劇的開端。有如台灣人民所見,七十年前宣告「光復」的陳儀,貪污腐敗、霸道無能,把奉盟軍統帥部執行的「接管」變「光復」,又轉成「劫收」,以致民生困頓、社會大亂、人心不安。十六個月後釀成二二八事件,又屠殺兩萬人,大舉消滅台灣菁英。從此,長年白色恐怖、舉世最久的戒嚴籠罩台灣,經人民不斷抗爭,自由人權才終於到來;但因民主姍姍來遲,台灣至今成就不了正常國家。

狗去換豬來 釀歷史悲劇

「光復」在台灣釀成歷史悲劇,其來有自。簡單說,經過日本五十年統治的台灣,人民與社會現代化程度明顯高於中國,「光復」卻讓台灣被文明程度較低的統治者主宰。更糟的,新統治者不知親民愛民,反以莫名的優越感作威作福,台灣再度淪為殖民統治的受害者,而且遭遇更低劣惡質的殖民者。
奉美國總統杜魯門之命調查中國戰後情勢,於二二八事件六個月後來台灣的魏德邁(Albert Wedemeyer)將軍當年致國務院的幾段文字,最具代表性。他說,當時的台灣,「日本人早已施行電氣化到偏遠地區,並建設良好的鐵路與公路網,百分之八十的人民有閱讀書寫的能力。中國大陸的情形正好與此相反。」對於台灣人戰後的遭遇,「…台灣人殷切期望從日本桎梏中解放,然而,陳儀和其劊子手卻以殘忍、腐化、貪婪、倒行逆施種種暴行加諸快樂善良人民的身上。陸軍以征服者之姿態行事,秘密警察恣意恐嚇,並助紂為虐幫中央政府剝削人民。」從而,台灣人的感受,「許多人不得不感覺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情況反而較佳。」
對於二二八前後的社會民情,美國知名戰地記者傑克.貝爾登(Jack Belden)敘述他在台灣所見︰一張畫著一隻從台灣島逃出去的狗(日本人)和一隻跑進來的豬(外省人)的海報到處可見,海報上的文字是這樣寫的:狗雖吵卻能守護人,豬只管吃和睡。顯然,「狗去豬來」是當時人民的共同感受。他因此路見不平地說︰我不得不討伐蔣介石對台灣人民的所作所為,以及違反天理人道的罪行。

乞丐趕廟公 台灣再淪陷

「光復」對台灣的傷害如此嚴重,要從台灣主體性描述,「劫收」、「再殖民」、「再淪陷」、「中國佔領」、「乞丐趕廟公」都比「光復」來得接近事實;連當時任職台灣的美國外交官葛超智(George Kerr)所用的「被出賣(betrayed)」一詞,意指福爾摩沙被美國出賣給中華民國,也較貼切。
戰後台灣因「光復」帶來的傷害,罄竹難書,七十年了,馬政府猶不知誠實面對歷史,仍逆勢大肆慶祝,且以黑箱作業強將「光復」偷渡進入高中課綱,寫入教科書。台灣社會不應坐視主政者如此恣意妄為。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Source: 自由時報/星期專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