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自由廣場〉《青年論政》中國民企接手對台工作

2015-01-20
◎ 陳國暉
美國國會「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發表《二○一四台灣地方選舉:兩岸關係影響》報告指出,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之後,儼然已取得二○一六年總統大選的有利位置,而北京為維護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格局,將在既定的對台政策基調上,運用更為細緻的手段,持續爭取台灣「思變」的民心,特別是在台灣青年這個區塊,更被列為對台工作的核心項目。
北京當局在「只要有利於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事,都將盡最大努力辦好」的對台方針指導下,推出一系列「經濟惠台」措施,然而台灣青年世代所面臨高房價、高失業率及低薪資的經濟困境,並未隨著兩岸密切的經濟交流獲得舒緩,甚至有更為惡化的趨勢,使得兩岸紅利猶如「櫥窗裡的蘋果」,並無法惠及台灣社會大眾;而這樣的高氣壓,終在太陽花運動及九合一選舉時爆發出來,不僅撼動馬總統的大陸政策,並迫使中南海將對台工作的決策視野,從台灣的黨政高層及巨商富賈拉回到「三中一青」 (中小企業、中低階層、中南部民眾及青年)。
值得關注的是,為降低台灣民眾陷入北京正在「買台灣」的恐懼感,具非官方色彩的指標大陸民營企業,躍上中南海的決策地圖,成為可靈活運用且可控度更高的策略工具,例如近期來台訪問的大陸重量級民營企業,包括阿里巴巴集團、小米及獵豹移動等企業領袖,基調一致的對外宣布將成立或籌組相關基金,協助解決台灣青年就業及創業的困境。這顯示,北京企圖透過民營企業吸納台灣青年,與其共同形塑未來新價值,進而凝聚台灣社會大眾對「中國夢」的認同感,而對此情勢的發展,台灣若無全盤的戰略構想,勢必陷入是要對陸企「借力使力」或「積極防堵」的困境,使得我方在新一輪的兩岸競局中位居被動。
整體而言,北京當局已認知到,對台工作的成敗是由台灣下一個世代決定,因此透過這些「共和國的孩子們」(大陸民營企業),來爭取台灣青年孩子的支持,而相對北京搶著為台灣青年提供創業資金及就業機會,不知道台灣政府是否做好留住台灣青年的準備。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法學碩士,研究人員)

引用: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4894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