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此書改寫自作者的碩士論文《「台灣神」信仰之研究》,該論文榮獲2013年第6屆「莊萬壽教授台灣人文研究獎」。將一個看似嚴肅的主題,以親切易懂的柔情方式,加以書寫。
探討一個進行中的社會運動「台灣神信仰」,其獨特性在於強調公義和台灣主體文化內涵,是台灣社會中相當罕見的特例。台灣神信仰自2004年開始發展,以228做為代表性的抵抗符碼,透過49位台灣神典範所歷經的時代背景、面臨的問題、事蹟與貢獻,做為認識台灣歷史的活教材,以期建立台灣人的自信心與自立的勇氣,並深耕文化基礎。
推動「拜台灣神」運動的過程,第一階段從2004-2010年,推廣地點選在深入人群的夜市、菜市場等民生出入地點,以及街頭運動、選舉造勢等社會運動地點,搭配臨時神座、設香案的型式,用一般祭拜祖先焚香禮拜的習俗。運用社會運動方式宣揚台灣神的事蹟,以做為記憶的召喚。第二階段是2007年底至今,推廣的重心變成建設自己的信仰根據地「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透過莊嚴的儀式來強化「228台灣神」的神聖價值觀,並賦予保存記憶的莊嚴性與文化抵抗,硬體的歷史記憶場域扮演中界的功能,透過特定的儀式,延伸教育的軟體功用。
台灣神信仰,是台灣人自我追尋的展現,先賢先烈留下可歌可泣的事蹟,已成為台灣人的典範,時時激勵台灣人不要忘記苦難,唯有從苦難中再出發,才能建立自己的家園、自己的國家。
★目錄:
1. 台灣神,台灣人的精神磐石──從信仰出發
2. 聰明智慧謂之神──台灣神信仰的形塑
3. 公義、公理乃修行的內涵──台灣神審議原則
4. 典範在夙昔──49位台灣神事蹟
5. 深入人群到簡居山中──台灣神信仰的推動
6. 台灣國的信仰中心──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
7. 結語──以信仰立國
附錄
聖山天地人──活動紀實
道在自然──聖山生態點滴
<作者簡介>
陳孟絹,台中人。2006年取得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非歷史本科者,後因喜愛台灣歷史文化,而投入台灣歷史文化的研究行列,再於2013年取得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碩士。
主編:《台灣人拜台灣神,不做無根之民》
著作:《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與李筱峰合著,將於2014年9月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