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賴中強︰強行通過服貿 馬會付出慘痛代價

2014-03-17
記者鄭琪芳/專訪
馬政府不顧各方質疑,意圖強行通過兩岸服貿協議。民主陣線召集人、台權會執委賴中強表示,公民團體對服貿有三大憂慮:對基層民生產業、民主體制及醫療社福體系的衝擊。立法院應依去年六月朝野協商決議,逐條逐項審查,若馬總統要用粗暴的方式強行通過,完全不給任何修正及提出配套的空間,必然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賴中強認為,台灣處理對外談判欠缺民主監督機制,當國會議員跟總統民選後,行政權還是獨大,還是可以黑箱作業、行政專擅的方式來主導服貿。因此,公民團體希望推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及「條約締結法」法制化,避免類似爭議一再重演。
基層民生產業 恐爆失業潮
記者問:服貿協議簽署以來,民主陣線等公民團體一再提出質疑,可否說明緣由?
賴中強答:我們對服貿協議有三大憂慮,第一是服貿對基層民生產業與人民工作權的衝擊,包括美容、洗衣、清潔、批發零售、陸上運輸、餐飲業等。馬政府典型的說法是,只有中國老闆來台,了不起帶幹部來,對勞工不會有影響,這是大型製造業的思維,完全不了解基層服務業。
如果把台積電的老闆換成中國人,也許受影響的只有張忠謀跟少數高階幹部,但台灣的服務業不是這樣。台灣服務業平均一家從業人員只有四人,絕大多數是微小型企業,通常是老闆兼勞工,也就是自營作業者。
以美容美髮業為例,經濟部的說法是,中國美容業也會聘台灣的勞工。但主計總處統計,美容美髮業從業人員六萬多人(實際上不止),有二萬人是自營作業者及家屬無償勞動,通常就是夫婦及子女一起工作,這些微小型企業若被替換,就是大量的失業。
我前幾天遇到一位中年的關廠工人,她在紡織廠關廠後失業,改做餐飲小生意。基層服務業在整個產業調整過程中,是很多製造業失業勞工的避風港,政府若再將基層服務業推向服貿競技場,是相當不負責任的。這些基層服務業的就業者,年齡通常較高,可能只接受基礎教育,若受到衝擊,轉業較困難。這個社會準備好了嗎?我認為還沒有。
民主體制 將難逃中國箝制
第二是服貿對民主體制的衝擊。中國在香港透過抽廣告的方式打擊媒體,一旦開放中資經營廣告業,同樣情況必然會在台灣發生。另外,開放中資參股台灣的銀行,讓人想到一個血淋淋的例子,二○○四年中國銀行開始對奇美鎮江廠緊縮貸款,對奇美帶來很大的壓力,且是政治上的壓力,令人遺憾的,奇美創辦人許文龍在二○○五年中國制定「反分裂法」時,出來表達贊成的意見,這跟大家以前對他的認知完全不同。
中國銀行在中國是用這樣的方式對付台商,若中資取得台灣的銀行的經營權或董事席次,相同的情況也會在台灣發生。
醫療社福體系 品質將降低
第三是服貿對醫療與社福體系的衝擊,特別是中資可來台經營醫院,加上自經區的國際醫療專區,對已吃緊的醫事人力會造成排擠效應,將來更多名醫會投入非健保體系,國人醫療品質將受到影響,基層醫護人員過勞也會更嚴重。
服貿還有許多爭議,政府卻急於用強制表決的方式草率通過,非常不可思議。如果金融業等大財團想到中國發展,何必把基層民生產業一起葬送掉?最近金融業一個個跳出來支持服貿,認為服貿不過會影響商機,但為何要犧牲台灣的自由及民主?
負面效應 生效後才會發生
問:馬總統下令服貿協議最遲六月要過,但相較於洪仲丘案、大埔事件等,民間對於服貿議題似乎相對冷淡,如何克服?
答:很多社會抗爭運動,通常是在實際損害發生後。當我們看到怪手粗暴地將百姓的房子拆掉,每個人的正義感跟義憤會支持我們採取行動。相較之下,服貿還沒有生效,負面效應將來才會發生,而非已顯著發生,但不代表問題不存在。
香港就是活生生的案例,中資經營廣告業會不會對不聽話的媒體抽廣告?只要去問香港免費報《am730》老闆施永青,就會有切膚之痛的答案,中國政府已透過香港建設銀行,對敢獨立發言的《am730》抽廣告。中國絕大部分企業都有官方資本,透過抽廣告的方式,可箝制言論自由、影響輿論方向。
我們會努力做更多的說明,借鏡在中國及香港發生的例子,讓大眾知道接下來的影響。當然,在主流的媒體上,我們不可能像政府及大財團那樣,砸大錢來影響媒體,但許多公民團體、關心弱勢的人,發傳單或利用網路直接訴諸民眾。最近發布的幾個民調,反對服貿的人仍明顯多於贊成的,且若要照目前版本通過,反對的人更多。
監督兩岸協議 必須法制化
問:公民團體提出民間版本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希望推動立法,意義為何?
答:我們希望推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及「條約締結法」的法制化,先前朝野協商同意服貿逐條逐項審查,後來卻有人主張自動生效或一字不能改,凸顯台灣在處理對外及兩岸談判上欠缺遊戲規則,在此情況下要下場比賽,必然會發生衝突。
台灣的民主化尚未完成,過去的民主化都是沿著選舉發展,但當國會議員跟總統民選後,行政權還是獨大,還是可以黑箱作業、行政專擅的方式來主導服貿,事前不讓國會及人民參與,事後也不許對內容做修改。因為台灣民主的拼圖並未完成,人民只能選人,不能決定事情,國會在對外談判的監督制衡也是無力的,讓「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及「條約締結法」法制化,才能改善問題。
逐條逐項審 才能解決問題
問:如果馬政府仍強行通過服貿或宣布自動生效,公民團體將如何因應?
答:目前傳出的消息,馬政府本週很可能在委員會中通過服貿,且要求所有的條文都不能修改,這樣的做法已違背民主國家最基本的原則,也跟朝野協商同意逐條逐項審查背道而馳。過去辦了二十場公聽會,立法院應就各界提出的質疑提出解決方案,或許是修正協議內容,或許是設定開放條件,或許是提出相關配套,如果服貿下週就送出委員會,理性討論的空間就被封殺了。
我們要求有實質的逐條逐項討論,包括各種相關提案能到委員會討論及表決。從服貿送立法院至今,公聽會只是在發現問題,委員會審查才能讓朝野構思如何解決問題。我們接下來會有具體行動,要求馬政府兌現承諾,否則什麼叫做逐條逐項討論?召開二十場公聽會又有什麼意義?
如果馬總統真的要用粗暴的方式強行通過服貿協議,完全不給任何修正及提出配套的空間,必然會引起人民的憤怒,人民知道一切都是馬政府急於推動爭議政策所致,相信馬總統必然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Source: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