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黃天麟 | |
2013-09-05 | |
知名品牌業者用低價越南米混充台灣米,以「山水佳長米」包裝銷售,獲取暴利。 此次「服貿協議」對中國大開大放,堪稱「從搖籃到墳墓」,涵蓋眾多弱勢、小型或社區型產業。為此,斗民們一片譁然,但馬英九卻說:「政府會嚴加把關。」問題是,真能把關嗎?人民不相信。 山水米烏龍事件正預告我們,一場驚心動魄的「滅農」大戲,在馬政府的精心設計下即將上演。「自由經濟示範區」(簡稱自經區),即是此大戲的新舞台。 依馬政府設計,自經區採取「前店後廠」操作模式,即只要在自經區設辦公桌,就可無限免稅進口中國原料(包括農產品),交給區外「後廠」加工,打上「台灣品牌」出口,銷售國際。為使大膽設計的「前店後廠」發揮績效,財政部將推動「虛擬海關」,並以「急特快」速度修正「自由貿易港區貨物通關管理辦法」,讓貨物進儲、提領、審查等作業,一切從簡。 問題是,我們的政府可靠嗎?加工原料輸入後本就不易控管,一切從簡後會不會如斷線風箏,大演「假加工、真內銷」的把戲,把台灣農產品通通打垮?即使不內銷,打上「MIT」台灣品牌的中國農產品,也會廉價傾銷,把台灣真品驅出國際市場。台灣農業可能只剩下「替中國農產品加工」的「加工農業」。過去一世紀以來,台灣引以為傲的農業技術、農產、農民,終將成為歷史! 唯恐「滅農計畫」不夠周延,馬政府又在「服貿協議」中特別開放中資投資批發、零售、倉儲、物流等,好讓其掌握農產品通路。換言之,服貿協議雖未直接開放中國農產品,但卻可經由「自經區」之設計加以補全,未來能與「前店」、「後廠」打成一片,一條龍式控制台灣農業。 馬總統真的不知其利害嗎?真的不察覺「自經區農業加值前店後廠設計」加上「服貿協議流通業之開放」對台灣農民生計、農業生存之毀滅性衝擊嗎?不!因知道,所以農委會才會計畫,將食品加工納入農業產值計算,以圖掩蓋其不可告人之目的。 顯然,他們念茲在茲的是「與中國之一體化」、是「終極統一」,台灣農業非他們心之所繫,滅之可也。 (作者為前總統府國策顧問)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馬英九推出滅農計畫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