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有學者擔心台灣學生不夠用功、恐無法與中國學生競爭,但中研院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學程委員陳昭倫表示,台灣學生的優勢在於多元與國際化,這是教改好的一面,外界應該往好處看,並將孩子優勢發揮到極致,而非一味回顧「old good days(昔日美好時光),這是老人很大的問題。」
陳昭倫︰中國走的是台灣廿年前的路
陳昭倫表示,台灣學生程度不比國外差,現今台生參加國際會議,英語表達能力與邏輯思考比十年前有長足進步,就連到國外旅遊的背包客都充滿自信,和從前很不一樣。中國現在走的是台灣二十年前的路,那種競爭力是在發展中國家的時空背景下產生;台灣已是開發國家,學生更具國際視野,接觸面向也更多元,反而是因為台灣產業外移空洞化後,讓學生無用武之處,薪資倒退到十六年前,所以問題不在學生缺乏競爭力,而是政府沒有提供給學生好的產業、就業環境。
他說,新加坡喜歡來台找學生,正是看中台生國際化與創意的特質,這就是教改的甜美果實,外界不該一味批評;但政府相關部門確實早就該預估少子化現象,在某個時間點設門檻停止廣設高中、大學,「這是政府應該做的,為何沒做?」他認為把教改問題歸咎在少子化並不公平。
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前台大副校長羅清華則認為,現在的中國恰像是台灣過去的年代,「從前我抱著五百美元,抱著『有去無回』的決心就出國了,現在的學生怎麼可能?」主要的差別在「心態」,台灣學生在進取心、積極心上略顯不足,他也認為,台灣學生目前雖還有國際化的優勢,但恐怕再兩、三年就會被中國學生追上。
引用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17/today-life14.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