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人民採取行動,才能帶來改變

埃及軍方宣布,凍結憲法,罷黜總統,使得這個文明古國的民主前景舉世關注。埃及人民兩年前在北非茉莉花革命浪潮中推翻穆巴拉克三十年強人統治,首任民選總統穆希一年來未能有效振興經濟、維持社會安寧、廣納異議,引發民怨,要他下台的反對派連署獲上千萬人支持,民眾群起抗爭,終於導致軍方介入。
埃及的新興民主有此動盪,主要是主政者治國無方,又不願傾聽人民的聲音。有如美國總統歐巴馬在電話中勸告穆希,認真考慮抗議民眾的訴求︰「民主並非僅止於選舉,還包括確保政府聽到所有埃及人民的聲音,並代表他們的利益。」
無獨有偶,「金磚四國」之一的南美大國巴西,近月來也發生超過一百萬人的抗議。引爆點是大城聖保羅提高公車費率,相較於公車漲價九美分(六.七%),民眾更在意的是政府花了三百億美元為奧運會和世界盃足球賽興建場館。群眾運動因此反映了人民普遍不滿政府漠視公共服務、高稅率及嚴重腐敗,席捲全國。
羅塞夫總統為平息反政府示威浪潮,被迫發表電視講話,強調她的政府「正傾聽民主的聲音」,了解人民發出的訊息,並提出「五項承諾」,包括政治改革、財金責任、公共交通、公眾健康和教育的具體措施,交付全民公決。
把關注的焦點轉到台灣。苗栗大埔鄉農戶三年前被強制拆遷,政府剝奪人民居住的自由權利,經農民抗爭,當時的閣揆吳敦義做出「建物原位置保留」結論。如今,政府未能信守承諾,執意拆除四戶農家,且強勢對付到行政院陳情的農民和聲援學生、公民團體。事件引發輿論同情弱勢農戶,不齒政府粗暴對待人民及白賊行徑,更重要的,人民據理抗爭不餒,終使強制拆除昨天似乎出現轉圜。
從埃及、巴西到台灣,上述攸關人民福祉的最新事件,突出了一項民主最基本的道理︰人民採取行動,才能帶來改變。
有如歐巴馬所強調,「民主並非僅止於選舉」,主政者不能自以為,一旦當選,獲得多數授權,任期內即可為所欲為。如果不能傾聽人民的聲音,關照公眾福祉,無視反對者,無能專斷或腐敗,將立即面臨群眾的反彈。
從當家作主的角度看,人民也不能只以參與選舉為已足,必須在投票之外,以具體的行動確保自己的付託獲得落實。如果主政者有違普遍期待,人民理當奮起,發出心聲,參與國家治理,包括要求主政者下台。這一來自人民頭家的要求,同樣指向在野黨,有如巴西的例子,由於在野政客未能真正為公眾代言,人民乃自組團體,走上街頭。
台灣的現狀凸顯人民行動的必要和急切性。馬英九連任總統一年來,既不傾聽民意,所領導的政府幾乎沒有一樣事情做得好,國政搞到亂七八糟,他的任期還有三年,人民不能袖手旁觀,任其繼續為所欲為。
最近極度爭議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最足以顯示不能再讓主政者一意孤行。馬政府不作評估,未徵詢國會與相關業界,也無意引國內反對聲浪為談判籌碼,如今卻要國會全盤接受,揚言「各國都在看」、「一條都不能改」。儘管各方反彈甚大,它看準了國會前此在與中國十八項協議自甘充當橡皮圖章,乃認定只要作秀式溝通,立院護航,即可過關。問題是,這關一過,台灣民主機制蕩然,經濟社會災難接踵而至。
人民只有採取行動,響亮地發出聲音,才能帶來改變;大埔的抗爭如此,服貿協議不例外,台灣要免於沉淪亦然。


出處:自由時報/社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