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 楊緒東專欄 |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楊緒東 | |
2013-02-04 | |
*粗體字為楊緒東醫師撰寫之書評
台灣民主國的成立,只是一場戲。
作為獨立宣言,格調不能算高。「恭奉正朔,遙作屏藩」這句
話,令人懷疑其獨立的精神。這也難怪。民主國的建立,是由
留在台灣想混水摸魚撈油水的清廷官吏,和想要死守既得權益
的丘逢甲等大租戶兼讀書人階級,串演的一齣戲。唐景崧只是
可憐的傀儡。
提出共和政體構想的是擔任外務大臣的副將陳季同(福州人)
。他在赴台上任之前,擔任過駐法大使館參事。他想到可以應
用在歐洲吸收的新知識。對這個構想如獲至寶,強行付諸實施
的是有「東寧才子」之稱的丘逢甲。
既然不對北京的滿清皇帝大逆不敬而僭稱帝王,就只好稱為總
統;既然在台灣立國缺少不了移民有力人士的協助,就必須成
立議會之類的機關加以籠絡。而緊急場合的政治人才還是要依
靠清廷官吏,抗戰也絕對需要正規軍隊的協助。
總之,抗戰如能持續相當時間,一定會像遼東半島的場合一樣引起國際干涉,這是一致的期望。對日本向南方擴張心存嫉妬的法國和德國的動向相當微妙,因此他們的期望並非毫無根據。 唐景崧進退兩難,立場很令人同情。二月十四日,日軍比志島
支隊佔領澎湖島時,唐景崧知道台灣已經保不住,把家眷疏散
到大陸。在割讓台灣的風聲滿天亂飛,風聲進一步成為現實的
過程中,台灣局勢陷於動搖混亂,唐景崧對此勤快上奏,仰候
指示。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2000,"只剩下台灣人",《台灣.苦悶的歷史》,前衛,pp.101-102。 唐景崧逃出台灣,未來的阿九會不會逃到美國? 當天傍晚,唐景崧在數十名侍衛的保護下化裝逃出台北,躲藏
在淡水的德國商人家裡,六月六日搭乘德國輪船逃往廈門。跟
唐景崧一前一後,民主國的要人也都放棄台灣,逃之夭夭。
根據報告,當時相當不錯的克虜伯(Krupp)鋼製小型野戰炮一門只賣二、三美元,最新式的溫徹斯特(Winchester)來福槍一枝一塊錢美金都沒有人買,這個例子說明無政府狀態下的搶劫擄掠嚴重到什麼程度。 在恐怖之下戰慄不安的台北市民,唯一的活路就是早日請求日
軍進城。這是很大的諷刺。辜顯榮(1866~1937年)這個台灣
人於是粉墨登場。辜顯榮是鹿港人,數年前到台北從事大陸貿
易,當時三十歲。他受茶商陳朝駿、醫生黃玉階等大稻埕紳商
之託,單身赴基隆,向狐疑逡巡的日軍說明台北的情況,親自
引導日軍進入台北城內。據說他在日軍司令部被懷疑是間諜,
受到各種威脅,但因應答態度泰然自若,才得到信任。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2000,"只剩下台灣人",《台灣.苦悶
的歷史》,前衛,pp.104-105。
本土義軍的勇猛,無法打敗有主權國家的軍隊。 徐驤、吳湯興、簡精華,林崑岡等各自獨立的部隊,以粗劣的
小型火器向精銳的日軍展開遊擊戰,使日軍屢陷險境,雖然這
種作戰很不划算-平均殺一個日本人要死二十個台灣人-而且
毫無希望。據說整個台灣遺棄在戰場上的屍體有八千具之多。
劉永福的兵力以四千名黑旗軍為主,正規軍和義勇共約三萬人
,但補給極差。劉永福在台南地方絞盡腦汁籌措,苦不堪言。
例如徵收各種稅金,對想要逃往大陸的有錢階級課征放行金,
逃難船則徵收出港稅。六月起發行一元、五元、十元的銀票,
七月三十一日起發行三十錢、五十錢、一百錢的郵票。這時發
行的郵票擧世聞名,售價奇昂,外國人聽到台灣民主國,除了
郵票以外一無所知。
東拼西湊勉強籌措,却未能得到理想的成果,大部分的部下意
氣沮喪,相繼逃亡。十月初,劉永福透過英國人向日本提議停
火,並表示要以清軍的身分站在對等的立場,進行談判。但日
軍回答說:如果以土匪的立場投降,可以饒一條命。台南的紳
商唯恐重蹈台北的覆轍,向劉永福表示:「閣下已盡全力,宜
適可而止」,慫恿他離開台灣。十月十九日,劉永福化裝從安
平搭乘英國船逃往廈門。台灣民主國就這樣崩潰瓦解。
扮演和辜顯榮一樣的角色,在十月二十二日使日軍第二師不流
血進入台南城是長老教會牧師巴克禮(Thomas Barclay)。
他後來因為這個功勞獲頒雙光旭日五等勳章,長久受到台南市
民的感謝。
要言之,台灣人的抵抗是出於自我防衛原始本能以及帶有中華
色彩的對日反感。下面這首詩充分表達當時台灣人的心情。
唐去民無主 旗揚虎有威 明知烏合眾 抗戰未全非 (摘自1957年1月發行,「台北文物」第五卷第二、三期所載,
劉篁村:「台北詩話小談」)
它和台灣民主國謀略性的必須嚴加區別。在初期,二者抵抗偶
然合為一體出現,因此才令人產生錯覺,以為這是民主國組織
發動的抗戰。但是,面對強大的日軍,而且知道外國不會干涉
的時候,謀略家和大租戶爭先恐後逃出台灣。他們可以把大陸
當作最後避難場所。相反地,台灣人繼續抵抗到彈盡援絕,而
且還會繼續抵抗下去。生為台灣人,死為台灣鬼,這是他們唯
一的立場。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2000,"只剩下台灣人",《台灣.苦悶
的歷史》,前衛,pp.105-108。
新生代知識份子的抗暴行為,有理念、有抱負,但是沒有廣
大台灣人民力量的配合,還是不能成功。
台中霧峰的大地主林獻堂,當時三十四歲,正值壯年。他沒有
受過日本教育,但漢學素養很深厚。1907年(同治40年)春天
,他第一次到日本旅行,在奈良的旅館和梁啟超見面,就台灣
應該走的路向其請教。他們兩個人語言不通,以筆交談,梁啟
超告訴他:
「中國在今後三十年,斷無能力幫助台人爭取自由。故台灣同
胞,切勿輕擧妄動,而供無謂之犠牲。最好倣效愛爾蘭人對付
英本國之手段,厚結日本中央政界之顯要,以牽制台灣總督府
之政治,使其不敢過份壓迫台人。」(摘自1960年12月發行,
羅萬俥等編「林獻堂先生紀念集」)
林獻堂深為感謝,請梁啟超以後找機會前往台灣,和他道別。
(梁啟超於1911年春天來台,在林獻堂家作客,留下許多時事
詩。)
蔡培火(1890年生,台南市人,現任國民政府政務委員)原是
公學校教員,因為替林獻堂和板垣退助翻譯被免職。林獻堂出
學費讓他到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留學。1918年(大正7年)8月,
林獻堂為逃避島內的彈壓,前往東京,由蔡培火居中介紹認識
許多留學生,爾後長期捐出大筆的運動資金,加以鼓勵。
留學「本國」的青年站在最前面搞殖民地解放運動,這可以說
很具諷刺性的一個公式,台灣不期而然地按照這個公式。在島
內連中
等教育都無法充分接受,更談不上接受高等教育的台灣青年,
從大正初年就開始零零星星地到日本留學,1920年其數已達四
百人。這一年日語的普及率是一千個台灣人中有28.6人會日語。
1918年(大正7年)冬天,林獻堂在神田中華第一樓召集蔡培
火、蔡式穀(1885年生,新竹市人)、林呈祿(1887年生,新
竹州人)等留學生主要分子二十餘名,以「對台灣應如何努力」
為主題,
舉行討論會。結果有同化肯定論、同化否定論、大亞細亞主義、回歸
中國論,意見不一,充分顯示了台灣人的苦悶。經過激烈的辯
論後,與會人士一致同意以發起運動廢除總督專制的根本-六
三法為當前的目標。
從林獻堂帶頭簽名向1921年1月召集的第四十四屆帝國議會提
出請願書以來,到1934年(昭和9年)的第六十五屆議會為止
,幾乎每一屆議會都有數百名到兩千名的台灣有力人士聯名提
出請願,廣泛而且鍥而不捨地繼續展開運動。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2000,"近代化的漩渦中",《台灣.苦悶的歷史》,前衛,pp.128-131。 聽說蔣渭水,特別得到阿九的厚愛。 蔣渭水是宜蘭人,台北醫專畢業後,在大稻埕開設大安醫院行
醫,當時三十二歲。醫生參與政治,後藤新平本人就是如此,
如果他認為台灣人萬萬不會有這一招,心存輕視,那就是他估計錯誤。
蔣渭水揭櫫的文化協會的目標,氣魄恢宏,足以向全世界誇耀
。台灣人擔任中日親善的媒介,為亞洲的和平與繁榮作出貢獻
,現在仍是台灣人的理想。因為世界上台灣人最瞭解中國人和
日本人。
但要實現這個理想,首先必須認清自己既非中國人亦非日本人
,而是第三個民族的立場,加以主張並獲得承認。如果以中國
人自居,利用所謂中日親善作為抵抗日本的權宜之計,總有一
天會被拆穿西洋鏡,受到彈壓。如果以日本人自居,高喊中日
親善,為虎作倀幫助日本人侵略中國,同樣會被中國人看破手
腳,為中國人所不齒。
然而蔣渭水以及當時許多台灣的政治運動家,在觀念上抱著中
國人的意識,不容諱言。他們對過去的台灣歷史認識淺薄,正
面受到日本帝國主義的剝削和壓迫。
他們對中國的實際情形不甚了了,對隨便加以美化的「祖國」
,寄以鄉愁。一部分台灣人有機會到中國親身接觸,耳聞目睹
,却有一個通病就是只看好的一面,把它擴大解釋說給別人聽
,而且因為屬於新知識,具有影響力。他們以中日親善的媒介
自許,這種胸襟雖然可貴,但總是對中國有所偏袒,不容爭辯。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2000,"近代化的漩渦中",《台灣.
的歷史》,前衛,pp.132-134。
台灣民主化的運動,在日治時代所受到的打壓,得到日本政
府相當的寬容。
對台灣議會促成同盟的非法彈壓,可以說是總督府唯恐文化協
會推動的文化運動會產生「陽性反應」,轉化為政治運動,而
先下手為強採取的攻擊。但和預期相反,結果却使所有台灣人
奮起,而且在日本國內有識之士間掀起同情的浪潮。受到公開
審判的十八名幹部是:
蔣渭水 蔡培火 蔡惠如 林幼春 林呈祿 石煥長
陳逢源 王敏川 蔡式穀 吳清波 林伯廷 蔡年亨
林篤勳 鄭崧筠 韓石泉 吳海水 吳海水 石錫勳
蔡先於
這當中,韓石泉、蔡先於 、王敏川、吳清波、吳海水被判無 罪,其餘的最高處以四個月的徒刑。他們出獄後受到民眾的歡 迎,有如凱旋將軍。恰當其時,圍繞著日本和中國的政治情勢 動盪不定,它也反映於台灣,人們開始高喊「搞實際運動」的 口號。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2000,"近代化的漩渦中",《台灣.苦 悶的歷史》,前衛,p.137。
(未完待續,撰於2009/01/31)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917&Itemid=57 |
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台灣.苦悶的歷史-我見我得(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