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隆志 | |
台灣是世界地球村的一份子,世界的變化時時刻刻影響著台灣。如何在變化快速的環境中規劃台灣的發展願景非常重要,這不但關係到你我與後代子子孫孫的生存,也會決定台灣未來的命運。 科技的進步與國際政治的變遷,促使全球化不斷向前推進,經濟活動超越國界的限制。不但促成國家與國家、區域與區域之間經濟互相依賴的程度加深,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而且造成世界各國對資金、技術、人才、資源與市場的爭奪,愈來愈激烈。 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等國家經濟崛起的機會,所影響的層面不止是全球消費供需市場的擴大,連全球經濟板塊也出現結構性的變化。由於外在國際經濟環境的大改變,台灣面臨調整產業結構的壓力;為了降低成本與強化本身的競爭優勢,真多台商選擇到中國生產。 2008年馬氏政府上台之後,將中國化當作是全球化,不但擴大對中國的開放,大力鼓吹台商西進中國,甚至不顧人民反對與中國簽訂ECFA。這種將中國市場當作台灣經濟發展萬靈丹的心態,放任台灣的資金、人才與技術不斷流向中國,結果台灣人民被迫承受產業大批外移中國,造成失業率上升、經濟成長停頓與工資倒退的負面衝擊;連原本作為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重要一環的競爭力,也做伙喪失。 全球化的世界有排山倒海的競爭壓力,也有真多發展的機會。台灣有健康的經濟體質、實實在在的基礎建設,也有真多優秀打拚的人才、穩健的民主與法治環境,這是台灣迎接全球化挑戰的利基。面對攸關台灣生存發展的挑戰,假使政府與民間沒有自我調整的決心,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以知識經濟在自由貿易市場中確立不可取代的地位,台灣將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消失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作者陳隆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
引用:台灣228網站
http://www.228.net.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3807&Itemid=7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