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水福
「NCC接到100多件民眾檢舉函和電話,反應媒體報導太誇張,讓人恐懼不安。」「NCC內容傳播處處長何吉森也說,NCC接獲的檢舉中,39件認為報導內容太聳動,引起恐慌……另有8件指出新聞台誤將『氫爆』報導為『核爆』。」 「有電視台第一天就報導死亡人數1萬人,甚至還有媒體報導10萬人喪生。」
以上三段文章是3月21日雅虎奇摩新聞登出中央社報導的片段。其實不用引述上述新聞,相信常看報、看電視的人士,也會有同感。
這段期間,台灣朋友不同方式的關懷,也讓我直覺得待在國內比在日本緊張。國內朋友的語氣中彷彿東京已陷入一片混亂,沒水沒電,大家搶東西,又飽受核災的威脅,天啊!怎麼不趕快回來?怎麼還待得下?
國內有關災難方面的報導筆調、口吻,一向非常聳動,大有「語不驚死人,誓不休」之勢。為什麼這樣的報導方式「能夠」提高收視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這恐怕又是類似「蛋生雞,雞生蛋」的問題了?我只能擱置一旁,留待傳播學者或社會學者為我們解答了!
以下就這陣子新聞報導的幾個現象談談。
首先是錯誤的報導。
上述將「氫爆」誤為「核爆」;「氫爆」應是從日文「水素爆發」翻譯過來的。「水素」就是中文的「氫」,所以「水素爆發」譯成「氫爆」。那麼「氫爆」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老實說,核電方面的專門術語,一般人不容易了解,日常生活也少有機會接觸。何況媒體相關人員必須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內翻成中文,造成這樣的錯誤,不應該,不過,是可以理解的。國內媒體界的日文人才稍微不足,何況又是這麼專業的名詞,可能還需要專家幫忙。
池上彰先生後來有一篇文章談這類問題,也指出日本媒體報導的用語過於「專業」,一般讀者不易了解,甚至產生誤解。如上述日文的「氫爆」可能會讓人誤以為是「氫彈爆炸」,就跟較熟悉的「核爆」一樣。池上針對「氫爆」的說明大意是:「氫爆」不是原子爐爆炸。原子爐置於容器內,容器外邊又用鋼筋水泥的房子把整個容器覆蓋起來。氫爆是房子內的氫氣過多而爆開。
簡單說,就像我們煮東西時,蒸氣把鍋蓋掀開一樣。當然,「氫爆」的力量較大,不只是屋頂,連牆壁都被炸開。
專業術語,理應請教專家較為妥當;有時,更需要像池上彰那樣的人才,能把複雜、艱深的問題,說得淺顯易懂。
其次是報導的角度。
國內媒體有一段報導說:「……災民忍耐程度也到了極限,除了發生多起偷竊與打劫案件,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幾已耗損殆盡。」就個案或局部而言,或許「確實」發生過類似的事;不過,這樣的報導方式會讓讀者覺得日本已陷入一片混亂。其實,這段期間「生活」在日本的話,我想很少人能夠不被日本人的團結、彼此之間的信賴關係而感動。
面對殘破的家園,親人的生離死別,日本的媒體,無論電視或報紙都朝向一個方向——現在災區需要什麼援助、應該往哪個方向重建並復興家園等提出建言。電視上難免出現災民流淚的鏡頭,但是看不到厲聲斥責或謾罵、嚎啕大哭的畫面。福島核電無法控制,日益惡化,東北與關東居民遭受多重打擊,這種事如果發生在台灣,媒體會是怎麼反應?
以國內既定的思考模式,對照日本媒體的反應,或許會讓人懷疑「真相」是這樣嗎?背後是否有人操作?再稍微思考一下,我想操作在日本是不可能的。日本人珍重個人隱私,連殺人犯都充分受到尊重。至少日本人不會懷疑媒體背後有黑手控制。我想答案只有一個,日本人知道這時候該怎麼做,怎麼報導才有幫助,才有意義。所以他們報導核電廠的「演變」情形,政府電力公司採取的措施,救援物資的需求、運送情形,海嘯來時堅守工作崗位、犧牲自己拯救別人的感人事蹟,感謝死者,撫慰生者。
這些日子裡,如下的廣告:
「心看不到,可是體貼看得到;感覺看不到,可是同情誰都看得到。」
「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大家都跟著你,彼此互助,相信未來。日本是堅強的國家,相信日本的力量。」
「大家一起加油,力量就大!」
「彼此互相幫助的心,不要喪失!想想災區的人民需要什麼?」
一再重播,幾分鐘就播一次,而且每台都一樣,要不煩不膩也難;可是換個角度,以同理心來看,那些千篇一律的廣告的確具有正面的作用,能夠激勵人心,鼓舞士氣,把所有日本人的心凝聚起來,一起為重建日本而努力。
地震後我緊盯著日本,從媒體報導,我看到這個國家了不起的一面,儘管面臨地震、海嘯、核災、部分地區停電,社會還是那麼井然有序。雖然受到嚴重的創傷,他們不怨天尤人,似乎把所有痛苦往肚子裡吞。面對各界、各國捐款援助的報導,災民還能心存感激、感恩,我想世界上有幾個國家的國民能夠這樣?!
常見面臨重大災難後的搶劫、姦淫擄掠,無法無天、到處亂成一團的景象,根本不適用於日本。
媒體報導如果還停留在那種重鹹口味的既定模式,不但失真,也讓人聯想到媒體的作用、功能、社會責任究竟是什麼等等問題。 ●
Source: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