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
2020年7月19日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永續組副研究員
相信最近一定有不少人覺得,「健保卡真好用!」可以在超商預購領取口罩,還可以領三倍券,過去這些需要透過多重鑑別個人資料方能請領的相關作業,通常都需要透過自然人憑證,或安全性高的個人電腦及讀卡機來操作進行。但是,隨著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及時因應並處理國民健康衛生問題的重要性顯然是優於個資安全及健保憑證的適法性,過去只用來看病,或者作為第二身分證件的健保卡,儼然躍昇為本年度最受歡迎的個人證件!
只要拿著健保卡到便利商店的多媒體資訊站(KIOSK)插卡,便能取得政府近來為了「便民」所建立的各種個人服務。像是統一超商的ibon、全家便利商店的Famiport、萊爾富的Life-ET、OK超商的OK GO,或者許多賣場商家都有設立的「一站式觸控資訊服務站」,都屬於KIOSK這類互動式資訊站的服務範圍。
以便利商店來說,KIOSK通常以生活應用為服務內容的大宗,像是金流、物流,電子輸出或者票券服務等等。然而,隨時疫情所帶來口罩配給的需求之後,人工領取跟行動裝置預約機制仍無法完全因應狀況,腦筋動得很快的民進黨政府就選擇了佈點密集且多有建置KIOSK的便利商店,成為「可識別身分又快速提供服務」的蹲點單位。
在晶片保護及後端連線的資料加密功能之下,個資的安全性能否被確實保障,坦白說,沒有大量資料外洩的狀況發生前,誰也不敢掛保證,畢竟連總統府的機密文件都能被駭客入侵。但是,政府為了配給口罩及三倍券,可大量取得民眾的個人資料及活動地點,透過KIOSK、藥局這類定點式服務,就算是去識別化後的個資,仍能充分掌握使用者的生活慣習及人口移動的數據,變相的建構出另一份準確度極高的全民數據資料庫。
談到這裡應該很清楚了,這份資料能清楚記載民眾習慣的活動位置,可能涉及居住點、工作場所、家中人口鉅細靡遺的民政資料,可能都能透過健保卡的使用,達到一次性的數位建置。如果這份資料只是供政府用於民政或者警政等涉及公共利益的政府事務的話,在疫情危急的當前也就算了。但卻難保有心人用資料科學及深度學習的方式,將單純的數據資料庫,轉化為可操作的人口變數資料。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除了個人資料外洩的疑慮之外,若日後台灣推行不在籍投票,這就會是一個非常容易被操作的全民數據資料庫。
數位政府或者智慧政府,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但是「科技天網」也正隨之構建完成。當然,以目前的階段來說,各級政府單位面對資料安全的問題都是高度警戒,國發會更因此還在去年12月底發布了一份「政府數位服務指引」,闡明是以使用者為中心,並期待達到智慧政府的願景。不過,前述指引文件中有提及「評估採取工具與系統」、「兼顧資安、隱私及便利性」等問題,明明是政府單位的分內職責,但如今似乎卻依賴便利商店的KIOSK就能達成。
政府指稱的數位服務,難道只是走在業者先見之明的道路上嗎?
引用網址如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