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 |
作者 自由時報/社論 | |
2018-08-07 | |
台大校長遴選案出現嚴重問題,引發極大爭議。眾人關注的遴選委員會日前發表聲明,宣稱遴選過程「無明顯重大瑕疵,適法有據」,要教育部儘速聘任新校長。遴委會這一舉動,未能負責任地回應外界諸多質疑,打臉了試圖以「有溫度的溝通」化解的教育部長葉俊榮,也激起更多爭議,台大學生代表的反應與批判特別鏗鏘有力。遴委會如此舉動,只是再度證明這個高教學府的特色:整體而言,台大學生果然比教授優秀。 說台大學生優秀,是相較於前校長陳維昭召集的遴委會。對照之下,雙方明白事理與說服公眾的力道,呈現極大差距,只要讀過各自發表的聲明,水準高下立判。 先看遴委會的聲明。該會這次說,候選人管中閔選校長未揭露擔任台灣大哥大獨董的事實,「並不影響遴選結果」。這一說詞,比遴委會一月底所稱,當事人未誠實申報,「對遴選結果有無影響,非本會所能推論,亦難認定會有影響」,更為惡質。它變本加厲,把諸多問題「一概掃到地毯下面」,聲稱本案爭議的關鍵,即管中閔未誠實揭露,涉及校方核准前「偷跑」兼職,遴選委員台哥大副董蔡明興未做迴避,以致「蔡董選管董」的荒謬現象,都不影響遴選結果。尤有甚者,遴委會既未正式開會,也無公開會議紀錄,卻宣稱多數委員同意,不但拿自己的公信力開玩笑,也輕侮了社會公眾辯是非的判斷力。 相形之下,學生的反應及批判,剴切而直指問題核心,擲地有聲。從先後發表聲明的學代會部分成員、研究生協會、文學院學生會、台大工會及個別學生意見領袖的發言,他們不僅在意候選人事前公開揭露、利益迴避等基本誠信原則與常理,更強調程序正義,批評遴委會遲未處理過程中諸多爭議,兩次校務會議也出現曲解議事程序、剝奪代表發言等情事,校方相關人員的脫序言行,已造成校園不安。學生們期待,新校長理應透過合法、正當程序選出,並經此過程重建民主、且負責的面對公共事務態度,讓台大成為所有師生的校園。 其中,學代會十多位學生署名發表的聲明,特別值得關注。聲明不但指出這次校長遴選欠缺學生的聲音,凸顯的也不僅是程序的許多瑕疵,更反映了台大既得利益者與既有結構穩固的校園,以及校方拉幫結派,卻不願確實面對爭議的態度。台大遭少數掌權者把持,是長年存在的事實,只因這次遴選校長過程極度違背常識與常理,所選出的管中閔言行明顯失格,從遴委會、校務會議到行政單位,處置表現得自大無理顢頇,才引發軒然大波。這個高教龍頭的學術地位下落,其來有自。 不過,在不甚理想的現狀中,優秀的學生仍是台大校園清新可期待的改變力量泉源。從統計數字看,台大多年來是最多年輕學子的第一志願,自然匯集最多可造之材。從遴選爭議看,學生出自真誠關愛台大的針砭建言,顯然遠較遴委會等「大人」的發言得體而有力。從事件本質看,不知奉行誠信、自律、公開的教授及學校當局,假學術自主、校園自治為其把持校務的口實,只是為台大帶來醜惡和傷害;所幸仍有眾多學生與若干教授聯手,認真維繫公義的努力和聲音於杜鵑花城,也使得「敦品勵學愛國愛人」八字校訓為首的「敦品」,仍得以存續於台大校園。 台大校長遴選案經此折騰,葉俊榮部長該怎麼做,已再清楚不過了。十天前,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發表高等教育民調,對大學選出的校長人選如有適法性疑義時,六十九.五%公眾強調教育部應監督審核,再決定是否聘任,僅一成四認為政府應「照單全收」。台灣社會的常民從常識、常理出發,所表達的公意如此明顯,民意走向極其明白;相較於「有溫度的溝通」慘遭打臉,「第三條路」有如對牛彈琴,教育部對台大校長案如不能斷然處理,人民對主政者還能有什麼期待?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
引用台灣228網站:
http://www.228.net.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1377&Itemid=71 |
2018年8月7日 星期二
台大學生果然比遴委會的教授們優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