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6日 星期三

聖山紀念碑巡禮-為仁行動.為義發聲-吳金鍊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7-23

(1913-1947)台北人,《台灣新生報》日文版總編輯。

父親是船長,在海難中身亡,自小由母親扶養長大,家境不富裕,但喜愛讀書。

台北師範學校畢業後,考入日本東京青山學院文學部,1934年畢業返台,進入當時推動台灣民族運動、政治運動的機關報《台灣新民報》工作,戮力宣揚民主與自由思想,可見他推助台灣社會運動、與民同在的意向。戰後出任改組的《台灣新生報》日文版總編輯。

他關懷弱勢,曾資助報社人員赴日求學、幫助貧困者、到警察局替有難者說情。戰後,台籍日本兵被國府視為敵國(日本)之民冷落並仇視,他和友人集資以民間力量組成「台灣海外青年復員促進委員會」,與聯合國救濟總署一起幫助戰後流落海外的兵員回台。具人道主義胸襟。

面對新政權,台灣人尚未熟悉北京話文,《台灣新生報》在過渡階段有日文版與漢文版兩區塊。日文版多留用原《台灣新報》的台籍人士,敢於報導時政及社會不公義之事,並抨擊執政者的缺失,與政府立場對立。漢文版則任用新進外省籍記者,薪水比本地記者多一倍,形成差別待遇。

陳儀以台灣人慣用日文是奴化象徵為由,短時間要「中國化」,不顧反彈聲浪,1946年10月,禁止報紙雜誌使用日文。《台灣新生報》日文版遂被廢除。

1947年2月27日,台北延平北路發生緝煙血案,吳金鍊借給群情激憤的民眾鑼鼓,以助長聲勢。《台灣新生報》以日、漢文版忠實報導228事件並要求當局檢討(日文版趁機恢復)。3月12日,他在報社被人強行押走,失蹤。後被國府指控「陰謀叛亂首要;利用報紙從事煽動群眾,挑撥離間軍民情感」的罪跡。

他善盡媒體工作者職責監督政府,無懼打壓,伸張正義、捍衛言論自由、濟眾救民,是民主、人權的先鋒。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