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影片】凱達格蘭民主公義講堂:杜正勝部長談教部四年經驗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6-04-14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共3段,播放清單網址
時間:2016年4月9日
地點:台灣國際會館(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25號 偉成大樓 4樓)

在扁政府時期任四年的杜正勝教育部長,承受媒體總統級的關注,嚴厲批鬥,斷章取義刻意扭曲醜化。但隨時光推進,歷史漸漸給予杜部長公道,大家看到杜部長的台灣主體教育政策對台灣正向影響之巨大。許多年輕人也到場向杜部長致意,感謝部長及陳總統的播種。

部長在此演講闡述教育四大主軸的理念:
一·培養現代國民。
二·建立台灣主體,台灣主體應該像呼吸空氣這樣自然。
三·全球視野,小孩不是關在台灣,台灣主體一定要配合全球視野,全球視野一定要配合台灣主體,這是不能切割的。
四·強化社會關懷,社會關懷要先關懷周遭環境的人,先關懷台灣的弱勢再關懷世界的弱勢。

對於有關12年國教的提問,部長認為12年國教是高遠目標,但基礎要穩固,不能為留名歷史而貿然執行,會貽害子孫。任內進行的高中職全國總調查、優質化及繁星計畫都是準備工作。
大綱:
1. 部長無任期限制,行政院長可決定,但總統是關鍵。《走在風尖浪頭上-杜正勝的台灣主體教育之路》這本書第一章是寫了和行政院長之間的關係。做了四年部長,經過了四個行政院長。

2. 自己不是奉命行事之人,有自己的想法,為什麼會這樣?作者認為跟杜部長的成長過程、人格、一生經歷、智慧有關。第二章介紹了這個,相當程度的將重點標出,由大中國意識轉變到台灣主體意識。

3. 三、四、五、六、七、八這幾章介紹施政措施、教學方向、髮禁、禁止體罰等,皆在施政四大主軸之下,也是杜部長基本的教育思想和四年在教育部所做的架構,這樣的藍圖就是教育四個教育方向、重點。

4.四個教育方向藍圖:
(一)培養現代國民:培養符合現代國家的國民。在國際上能夠和各國比的能力、觀念。要怎麼做才是現代的國民──語言能力、公民素養等。

(二)建立台灣主體性:過去的教育是不講台灣的,但人在這裡(台灣),坦白講國家也在這裡。講反攻大陸,聰明的人都知道是騙局。1970年代退出聯合國,90年代大部份的人是覺醒的,所以應該是台灣做主體,台灣主體應該像呼吸空氣這樣自然。12年前是不能講台灣主體的,回到10年前,「鄉土」和「本土」在心中的感覺味道一不一樣?「主體」和「台灣主體」?「國家」和「台灣國」、「台灣國家」一樣?這就是一個光譜。12年前和12年後講台灣主體,整個感覺(社會氛圍)都不一樣,這也是人家要釘死杜部長的主要原因;和主流媒體、泛藍他們講的不一樣、不聽話,這是主要的原因。杜部長說:泛藍太抬舉我了,用總統的規格來伺候我。

(三)拓展全球視野:小孩不是關在台灣,台灣主體一定要配合全球視野,全球視野一定要配合台灣主體,不能切割。成就一個很好的國民,以後就是一個很好的公民。地方有貧富、家庭有貧富,不只是錢財的貧富,還包括文化素養、智能、知識等。文化的資源、家庭的資源差別很大,聰明才智都差不多,只是外在環境條件的差別,有的好運出世在進步安定國家,有的運氣不好出世在落伍戰亂的國家,看世界是這個樣子,一個國家裡面也是這樣的,這是自然的不平等,我們要努力讓這個自然的不平等,盡量平等一點,尤其是掌握國家資源的人,要考慮這一點。

(四)強化社會關懷:教出來的孩子要建議他關懷弱勢、關懷比他還差的人,關懷弱勢的地區、國家,要幫助世界更窮困的人。會考試、讀書的人,出社會不一定會做事、會為社會或國家完成人生重要的事,這不是等號。過去選拔好學生都是用傳統考試這套決定,而不是用能力。偏遠學校學生的聰明才智不一定比所謂的名校差,但是在這種考試制度下永遠沒有辦法進入比較好的國立大學,這不公平。所以繁星計畫由偏校優先,基本思考就是根源於追求公平正義的社會關懷。

結論:
書上歸結四大主軸的核心就是台灣主體。沒錯!沒有本土如何世界?

社會關懷要先關懷周遭環境的人,先關懷台灣的弱勢再關懷世界的弱勢往外擴散,是同心圓理論的思考。

陳總統每年會在520就職日作社會服務,2005.5.20做淨灘撿垃圾的社服時被媒體訪問,陳總統為了感謝這麼多人來淨灘,用了「罄竹難書」這句成語。一般人的理解罄竹難書是用在否定,杜教授解釋,所謂罄竹難書的原意是沒有好壞,只是「多」的意思。結果被媒體、名嘴、政客三環架構扭曲炒作借杜打扁。本書作者已有研究「罄竹難書」自春秋歷代使用至民國時代,正面、中性用法遠多於負面,直到民國40年代後批判共匪就大量用於否定。「三隻小豬」早在2000年之前就收錄於教育部成語附錄,精明一點,當時大可以切割、撇清。

政治人物若忙於切割,就無法成為一流政治人物。

四年被罵成這樣當然有(痛苦)經驗。最重要是「眉角」,教育部是很龐大的老機構,空降者若很認真一兩年最多了解粗略。不到兩年就離職可謂「糊里糊塗來,糊里糊塗去」。政務官高高在上,下屬做什麼難知道,一定要多傾聽民間意見,但具有此身分又難以聽到真的聲音。新手第一個一百天,建國藍圖沒大致出來就不容易做好,依此經驗可檢驗縣市長、部長,以至於總統。

問與答:

問:是否可以發揮監督的角色,如果新任部長做不好,你有勇氣來評論嗎?
答:自己是社會人士,不是民進黨員,為了更美好的未來,來參與公共事務,沒有必然的黨派意識。為了台灣,如果民進黨背離台灣,也要批評。如果為了台灣主體,而超越藍綠是對的,但如果台灣都丟掉了,以什麼做主體?未來的政治走上軌道,是一個正常的國家時,每個人都以台灣做為主體之下,來進行民主政黨之爭。

問:馬上任推12年國教,對12年國教的看法?
答:12年國教是高遠目標,但基礎要調查補強穩固,不能為留名歷史而貿然執行,會貽害子孫。任內進行全國學校大調查(分布、人口、資源等),高中職優質化及繁星計畫都是準備工作。

聽眾發言:
自己是台灣大學學生,感謝杜部長和阿扁總統。自己1992年在台南出生,讀長榮國、高中,從國小到高中吸收到很多本土的歷史,很幸運在求學中得到不一樣的資訊,過去父母親那一輩,都必須唸中國歷史。

必須說杜教授的中國歷史也非常的好,我同學大學讀歷史系,說先秦時代歷史都是念杜部長的書。歷史或時間演進,可以考驗或驗證一個人,部長雖然在執政當年跟阿扁總統受到風風雨雨和不必要的指責、斷章取義的情況發生,但是我覺得走到今天,要感謝杜部長和阿扁總統願意種這樣的種子,讓年輕人能夠獨立思考,甚至起身參與行動。

也感謝國高中的公民課程,也是在那時建立起來,雖然那時候很多學校還沒有銜接上去,公民老師都是教三民主義的老師,但是的確可以讓我們瞭解社會是什麼樣子,身為台灣公民應該要做什麼事,才會是社會很好的一份子。

在未來也希望我們在外交上,能夠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感謝致中學長和部長,在你們努力下,成就我們年輕人,願意為社會站出來不再冷漠,接下來是我們的事,希望你們祝福我們。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