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6日 星期日

歷史課本為何不放陳澄波受難遺照?

 
2015-08-15 06:00


主導高中歷史課綱調整的統派學者王曉波,堅持在台籍慰安婦條目裡增加「強迫」二字,理由是「有人自願當慰安婦嗎?」教育部長吳思華也反覆重申,「十七項爭議課綱調整都是根據史實」,甚至反課綱運動也被少數人誣衊成替日本人開脫暴行,凡此種種,都是偏頗又糊塗的論調。
台灣前輩天才畫家陳澄波,正當繪畫生涯璀燦開展之時,在1947年3月25日被國民黨槍決,死前還被以鐵線貫穿手掌,強押遊街示眾,死後家人冒著危險,悄悄將陳澄波的遺體運回家,並拍照留念。陳澄波那張身上彈孔明顯、眼睛微張的遺照,後來成了二二八事件僅存的影像記錄之一,也是對國民黨暴行的無聲控訴。陳澄波自願被槍決嗎?陳澄波在二二八事件被國民黨槍決不是史實嗎?為什麼高中歷史課本,不放陳澄波的受難遺照?是誰在為國民黨的暴行開脫?
陳澄波的受難遺照太血腥?台灣歷史課本講到日本侵華,有沒有放過一張沾滿血跡的赤裸嬰兒,坐在鐵軌旁驚恐哭嚎的照片?德國政府也曾將納粹集中營裡,受害者遺體堆疊如山的照片,擺進歷史課本(這些年已不再使用),為什麼陳澄波的遺照不放在台灣的歷史課本裡?
因為歷史課本是要傳遞歷史知識與歷史教訓,而不是將某些人的歷史仇恨,透過教育手段硬塞進下一代的腦中。陳澄波被國民黨血腥虐殺是史實,但不僅遺照沒放進歷史課本,連受難過程的文字敘述也沒有,甚至絕大多數歷史課本連提都不提,為什麼?因為二二八事件是歷史悲劇,讓台灣下一代記取歷史教訓即可,不必透過衝擊視覺的圖文來增強對加害者的仇恨。同理,台籍慰安婦議題要怎樣傳遞給台灣下一代,不只須根據史實,更要注意,課本裡的描述方式,有沒有成為傳遞仇恨的工具?
「台灣婦女被日本政府強迫做慰安婦」這樣的敘述,有沒有成為傳遞仇恨的工具,不只是史實、史觀的問題,更是價值判斷的問題,所以說課綱調整委員的遴選,與委員之間的討論與表決過程相當重要,而且必須公開,意義就在此。但王曉波主導的課綱調整,明明被法院要求必須公布委員名單與修訂過程,但如今公佈在哪裡?吳思華前陣子為了安撫反課綱學生,承諾十天內公布委員名單,結果時間到了以後卻又反悔。
十七項課綱調整爭議項目其實可以濃縮成一個主軸:仇日、反台、保中。在王曉波這幫人看來,中國意識在台灣消解,肇因於台獨勢力的崛起,而台獨的出現,根源在於台灣人的親日情緒,於是將仇日種子埋進下一代台灣人心中,便是扭轉此過程的好方法。為達此目的,這些人還離譜地新增「台灣在清朝時期已是中國最進步一省」這樣的課綱,意思是告訴年輕人,「不要以為台灣的現代化是日本人的功勞喔,我們中國老早把台灣建設得很好!」試問,如果中國當時有能力建設現代化國家,何以康有為與梁啟超要在1898年冒著生命危險發動戊戌變法?難道不是因為看到日本明治維新成功而想要效法嗎?
台灣年輕一代對日本已經沒有仇恨,就好像他們談到國民黨曾經施加在台灣人身上的暴行,也不像上一代台灣人那樣咬牙切齒。台籍慰安婦是歷史悲劇,陳澄波被槍決也是,歷史教育的目的在於防止悲劇重演,而不是在下一代身上延續,甚至加深歷史仇恨。
 
引用網址如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