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從陳澄波到課綱微調 染黑的歷史

李照聖 2015/07/26


2015年07月26日19:40  
李照聖/成功高中

還記得前陣子TVBS主播華舜嘉的口誤「陳澄波本人相當緊張」引發一連串討論:為何台灣人對於陳澄波這麼陌生?
談論到這個問題,我們得翻開中學歷史課本。在國中社會科中,我們將陳澄波放在第2冊中的「日治時期」中的一隅,曝光率相當之低。然而,當我們翻開陳澄波的生平,赫然發現,原來陳澄波在二二八事件中死於中國國民黨的槍口,我們的課本卻隻字未提。而對於二二八事件的描述,史實中數萬人的血在輕描淡寫中帶過。二二八事件對我來說不過是一個必考年代,但在翻閱其他書籍,我才意識到這個歷史事件竟是如此慘痛、血腥和不堪;陳澄波對我來說不過是一個日治時期的藝術家,然而史實的扉頁卻血淋淋的記載著機關槍口下慘死的藝術家以及被粗鐵線貫穿的藝術之手。
歷史在逃避甚麼?而我們正視過甚麼?

回到課綱微調的爭議,意識形態的灌輸似乎是執政者的陰謀。課綱委員吳昆財主張「教科書必定是要為政治服務,國家民族的立國精神服務」,政治的手就這麼冠冕堂皇的進入學術的殿堂。讓我們來看看幾個「中國中心思想」的實際例子:
1、將「國際競爭時期」改為「漢人來台與國際競爭時期」
2、將「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
3、將「接收」台灣改為「光復」台灣
4、將「多元發展」改為「中華文化與多元文化發展」
或許您會認為,不過就改幾個字,有甚麼好吵的?
然而意識形態的雛形,卻因這「幾個字」在莘莘學子的歷史觀中萌芽。
在字裡行間,我們不難發現中國中心思想已經悄悄滲入我們手中的課本。當意識形態逐漸在學生心中根深蒂固,十年後、二十年後,我們才驚覺,原來歷史觀竟在如此具體而微的「幾個字」中染黑,政治的陰謀就此得逞。
歷史給了甚麼?而我們被剝奪了甚麼?

當我們回過頭檢視中學的歷史教育,無論二二八事件、雷震事件、美麗島事件,在我們的記憶中是那麼朦朧。多少次民主的血淚、多少個陳澄波、多少個林江邁在統治者的黑幕中消逝。
當我們再次正視課綱微調,一尺尺的黑色布簾又將緩緩降落,遮住我們的視野。我們還要坐以待斃嗎?我們還要悶不吭聲嗎?


引用:鯨魚網站
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14989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