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影片】王勳給當代台灣人的示警與啟示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5-05-24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台灣在清代的三大革命-朱一貴革命、林爽文革命與戴潮春革命(萬生反)中,兩次重要的革命都發生在中部。而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莫過於發生在1787年的林爽文起義。林爽文起義後攻下彰化,殺台灣知府孫景燧等清國在台殖民官員,並建號「順天」,南部天地會成員莊大田也起兵響應,一時台灣全島南北起義紛起,初期有辦法號召泉州籍、漳州籍、饒平客和平埔族參與革命的就是出生於蔴園車埔(今台中市沙鹿區福興里)的王勳。

王勳原籍泉州,年輕時曾拜師鹿港阿謙師(洪德謙)習武,而據地方耆老表示目前沙鹿福興宮的所在地,就是王勳年輕時糾集地方年輕人練武的地方。因武藝高強,所使用的武器是重達一百二十斤的大刀,並被禮聘為鹿港八郊會館總教頭;在公山口破盜賊,保衛鄉里。加入天地會,結識林爽文。革命的號角響起時,能與清軍抗衡的兩支部隊,除了林爽文的主力部隊外,另一支部隊就是王勳所率領,集合當時四大族群的部隊。在清代檔案有這樣的敘述「至林爽文、王芬二犯,係此案首惡渠魁,如經官兵生獲,著該督委妥幹員并解回京審辦。」、「務將賊首林爽文、王芬及此外有名頭目,擒拿解京,盡法懲治,不可任其逸入內山。」可見王勳在北京乾隆皇帝眼中,與林爽文地位相等,都是「此案首惡渠魁」,務必除之後快。

王勳受封為「平海大將軍」,起義失敗後,在牛罵頭(今天清水)成仁取義,首級被割下後送到北京讓乾隆皇帝確認。而後發還首級,葬於鹿港崙仔頂,也就是現在的鹿港福靈宮。而遺骸葬於清水,直到1971年11月才由地方士紳將頭骨與遺骸合葬於清水。

王勳的事蹟是台灣人數百年來想要「出頭天、做主人」的典型,也是「本地反唐山」的代表。王勳在革命初期能夠打破當時嚴重的漳泉不合和閩、客、平埔等諸多族群問題,團結台人,為林爽文革命招兵買馬,起身抗暴,雖然最終兵敗被殺,首骸分離,百年之後才得合聚。在他的故鄉沙鹿仍不顧當時的政治正確,建廟祭祀,當地居民奉為「台灣神」而居廟堂主位。

《228台灣神太上真經》開宗明義就如此說「歷數百年來,台灣出現許許多多的民族英雄,為保台、護台、建國而受到外來政權的打壓、殺害,皆以土匪、叛徒、暴民視之,祂們現在得其道而證位,成為無形中的轉輪力量,護祐台灣的子子孫孫,邁向自由法治的民主大方向,冀完成台灣成為舉世傲人的民主大國。」,而王勳的故事給當今台人最大的啟示是台灣尚未建國,也仍舊沒有脫離殖民地命運,只是殖民政府換了人,從北京紫禁城到所謂「中華民國」,台人命運如同近兩百年前王勳的時代,仍舊是政治上的奴隸,隨時隨地都可以被殖民政府罔顧民意、私相授受給北京中南海的習皇帝。

獨立的意識或許因為殺戮鎮壓而隱微,但卻沒有斷絕,未經百年後,仍有戴潮春起義、乙未年台灣民主國成立與228事件後風起雲湧的台灣獨立運動。追求獨立的基因,也就透過廟會、巡境到現在每年228時在台各地舉辦的追思活動傳遞。莫忘祖宗言之外,更要莫忘祖宗志氣,「順天國」的建立在兩百年前功敗垂成,但卻化作獨立的春泥,待春雷震響,相信有骨氣的台灣人必會如同百年前的先祖一般揭竿起義,建立獨立民主的台灣國。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