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跟寡頭決策說再見!

2014-05-27
本週,政治領域有幾件主要行事曆。今天,立法院院會將處理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付委的復議案。明天,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續審「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當天下午,民進黨新任主席蔡英文將交接上任。國民黨現任主席馬英九則提前接受雜誌專訪,表達續推兩岸服貿協議完成立法以及爭取與習近平會面的意願。不過,三一八學運的主要公民團體,也同步展開了出關播種的巡迴活動,以「反黑箱服貿」等四項訴求,持續監督國會與各政黨。
透過以上的事件簿,似乎正清楚擺列出執政黨、反對黨、公民社會三大行動者各據的位置,而兩岸經貿問題成為三方爭議的共同焦點,彼此間甚至構成了一物剋一物、彼此牽制的「食物鏈」關係。如果把這張現成的台灣內部政治地圖,再對照於外部的中國勢力與角色,應該可以提供大眾今後觀察兩岸關係演變的不錯參考。
日本的台灣問題學者若林正丈,最近在早稻田大學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對學運後的台灣發展提出若干憂慮,就其內容,台灣三方可能都有話要說,但做為遠距離的警惕,以及作者台日共同生命線的思考背景,不失為是個深刻的提醒。
若林認為,如果學運帶來的是體制內的失靈,必須不斷仰賴體制外抗爭,那麼台灣的民主制度就失去了區隔「中國」、「台灣」的功能,不但「國民黨vs.民進黨」的政治對抗關係將淪為表象,更可能落入「國共兩黨聯合vs.台灣公民運動」極為不對等的權力結構之中。
若林所假設的可能性,如果拿前面所描述的政治地圖來解釋,就是不僅執政者把公民團體視為寇讎,反對黨也同樣把公民異議當作潛在對手抱持敵意;相對的,公民團體則對朝野政黨一致失去信賴,必須提高抗爭的力度與頻率。於是三大行動者形成「二打一」的傾斜局面,不再是三方鼎立平衡。
這樣的格局,以政治實務為例說明,就比方是:馬英九希望今年十一月在APEC馬習會,於是訓令國民黨立委通過服貿、自經區,來交換入場券。民進黨則為了完成二○一六重回執政的「最後一哩路」,於是在公民關注的條文審查時選擇性「放水」,讓爭議法案過關,以取得北京的不杯葛、甚至好感。一旦如此情況出現,當然是台灣的內耗,勢必造成民主作為最佳防衛的失靈,則中國自可不費吹灰之力,對台灣多線並進、分而治之,徹底瓦解。就此,台灣人肯定不會樂見。那麼,又該如何避免這種可能性?
北京對於台灣學運的爆發,已經度過震驚期,如今是全面處理的姿態。過去六年的國共政商權貴模式,中南海總結認為,業已造成兩岸關係大倒退,基於重建修復必須快速調整,於是所謂的「三中一青」(中小企業、中南部、中低收入和青年),成為改弦易轍的新調。當外部勢力開始靈活應「變」,正視台灣公民社會的力量,台灣的執政黨與反對黨若頑冥不化、抱殘守缺,反而與公民社會形成緊張或對抗,豈不是與自身利益過不去?
國民黨在馬英九的錯誤領導下,目前採取的是對抗局,合理的揣測是,原本國共私通的特許壟斷模式,招致學運推翻後的挾怨,殊為不智。民進黨在蔡英文出線後,計畫以智庫、基金會做為連結公民團體的平台,想走的是合作局,但如何降低「收編」的企圖與誤會?也需要小心。
站在強化台灣民主防腐與活力的角度,朝野菁英最適當的作為是:少數人關門就要確立政策的寡頭決策,已經很難再有效運作,認清公民社會已經是公共政策構成環節的事實,今後,在決策之前、決策過程、決策完成的各階段,博採周諮、充分對話、誠信協商,才是化繁為簡的正辦。今天的台灣,沒有人是笨蛋,政黨要爭民意,只能從大公無私做起。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社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