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服貿喪權辱國 業者促重啟談判

2014-01-03
〔記者楊芙宜、陳慧萍/台北報導〕服貿協議允許中資來台投資印刷業,國內業者昨強烈質疑,中國從印刷到零售業上下游產業整合,開放等於幫助中國國營企業打垮台灣中小型印刷與出版商;業者抨擊服貿是把中資帶入台灣,而非把台灣業者帶進中國市場,是「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中國不可能開放台灣出版業」
立院內政委員會召開服貿協議公聽會,受邀與會的包括印刷、攝影、包裝、展覽等服務業,但以印刷等服務業引發的爭議最受關注。
博客來網路書店創辦人張天立批評,印刷業在台灣是敏感產業,與出版息息相關,民主國家是否應犧牲某些產業去成就如金融、攝影等特定產業或大企業的利益,值得商榷。
中華印刷科技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義盛批說,服貿協議的談判官員搞不清楚兩岸印刷業的差異,中國報紙與出版業高達七、八成以上為國營企業,但卻未進一步對台開放出版業;服貿其實是把中資帶入台灣,而非把台灣業者帶進中國市場。
經營小小書房的劉虹風說,去年她考察中國,詢問了六、七十家書店主人可否自由不受限的出版?他們一致的答案都是「不可能」,因為中國政府對出版嚴格管制,不可能開放台灣出版業者進入市場。
中資將以低價打垮本土印刷廠商
儘管服貿未納入出版業,但玉山社出版公司總編輯魏淑貞、新自然主義出版社社長洪美華指出,同業間都知道港資、中資都進來了,已有中國出版社用人頭方式在台發展,服貿簽訂後,中資將以低價打垮台灣本土印刷廠商。
導演鴻鴻(閻鴻亞)質疑,中國不可能只談印刷或圖書批發及零售、去掉中間的出版業等經濟事項,而不談背後的政治與意識形態,近年台灣文化界赴中國發展後出現言論自我審查,即是明證;服貿協議根本是「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政府應重啟談判。
中研院法律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國昌舉自身經驗指出,他授權北京大學出版的「民事訴訟理論之新開展」專書曾被對方擅自竄改,「北大法學評論」甚至將他文章中出現的「台灣」全部改成「我國台灣地區」,台灣出版品在中國毫無保障可言;這中間真的沒有統戰問題嗎?
Source: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