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面對1949:尋找台灣國家的身分印記


作者 陳儀深   
2014-01-05
◎ 陳儀深

邁入近代的台灣,先是日本的一部分,繼而被宣稱是中國的一部分,九○年代民主化以後則「已經獨立說」漸成主流。問題是,台灣何時、以何方式成為一個國家?
儘管陳隆志教授認為解除戒嚴以後,經過李登輝的民主改革,包括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已經使台灣「演進」成為一個獨立國家,這套說法被民進黨接受,相當程度表現在一九九九年該黨全代會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但是前述何時誕生的問題仍未解決。如果在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九○年代台灣成為一個獨立國家,那麼豈不是應該以中華民國(在台灣)為國名、應該尊稱李登輝為國父?換句話說,相信「已經獨立說」的人不能把國民黨或中華民國視而不見,不能不對一九四九年開始、造成台海兩岸分裂為兩個政治實體的過程,予以重新解釋、重新看待。
國民黨政府得以在一九四五年接管台灣,是在美國同意且協助之下為之,蔣介石於一九五○年在台北宣布「復行視事」也得到美國政府的祝賀,不過在韓戰爆發以後杜魯門總統明揭台灣地位未定論,卻支持國民黨政府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這些現象之間不乏矛盾,但政策效果是誕生了台海兩邊的「分裂國家」。吾人在法理上固然要注意一九五二年生效的舊金山和平條約,但在現實上要注意的是一九四九年開始的分裂分治。
一九四九年一月,美國國務院注意到中國海空軍正在台灣建立總部,重要中國官員的家屬與財產也撤往台灣,顯示中國政府正在建設台灣作為撤離大陸後的堡壘,國務院主張確保台灣不會被赤化,但「應該極力避免粗糙的單方面介入」;同月美國國安會草擬的報告又說:「福爾摩沙人反日本也反中國,希望在美國或聯合國的保護之下獨立。但是本土福爾摩沙人缺乏政治經驗,沒有組織,也沒有很強的領導。…」同年三月三日國務卿在國安會又說:「在嘗試將福爾摩沙與大陸切割之際,我們面對了遍及大陸的『收復國土』主義所可能造成的威脅。…我們不能公然顯示對福爾摩沙的興趣,…想讓福爾摩沙脫離大陸掌控,我們必須小心隱藏這個願望。」
這一段資料所由來的一九四九年美國對外關係檔案(FRUS)中的對台政策部分,友人雲程先生和他志同道合的網友們一兩年來辛勤翻譯校正,終於公開出版了《福爾摩沙˙1949》。當台灣的國家身分日漸凸顯,同時也面臨更多質疑挑戰的時候,感謝他們的努力。畢竟我們重新看待、重新解釋一九四九的時候,不能無中生有,必須根據史料與現實的需要,找到最適當的國家論述。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