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法語 - 大地養護機構時期 | |
作者 楊緒東醫師 | |
2013-11-17 | |
大地養護機構時期(公元1997年~1999年) 文章錄自『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會刊1~6』 著作者:董事長楊緒東醫師(光贊)
肉身不常在 精神可長存
董事長楊緒東
古代宗教傳承分為寺廟傳承與禪宗式的傳承。寺廟傳承如同守護財產一般,對社會的幫助並不大;而禪宗式的傳承,則著重於精神的傳承,由信徒接受宗師的精神,再一代代的傳承下去。以同修而言,就是依師尊慈悲救世的精神來做人處事,並且將此精神傳給周遭認識的人,以此擴大救劫力量。因為目前正處於宗教正邪不分的時代裡,唯有精神傳承信仰才可以淵遠流長,發揮正己化人的功效。
以智慧明辨是非 是信仰的前題
在現今科技發達的時代裡,身為這時代的人是最幸福的,應該好好把握此機緣,充分運用上天賦予的科技技術來貢獻人類。現今的社會已經無法再像往常一樣從信仰之中得到成長,許多宗教為了爭奪〝名〝或〝權〝,不惜欺騙信徒的忠貞,以種種怪力亂神迷惑信眾,假藉仙佛、神明的意旨行欺詐的罪行,這些信徒常常在事實被揭發以後才知道自己受騙,既破了財又無法消災。因此大眾在信仰任何宗教之前,都必須認清事實,對自己將要信仰的宗教進行了解,才能避免許多憾事發生。
發心奉獻樂捐 為何沒有回報
許多人常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自己在財力、人力、物力上的布施都不輸給其他人,為何還會遭受困境與磨考?由於人類不了解在冀求無形仙佛保佑前,必須先要有一顆〝無所求、無怨尤〝的心,因為真誠的犧牲奉獻才是真功德,才有力量感動仙佛來幫忙。國家一旦治安不好或動亂不堪,必定會造成人心惶惶以及道德勇氣的淪喪,在此惡性的循環下,人人終究無法免除這些不善根源所造成的迫害,因此在要求他人給予幫忙前,要先有為他人犧牲奉獻的心,從改善周遭的大環境做起,先修正自己的心,改變不良的習氣,導正自己的行為,以一顆為蒼生服務的胸襟來做事,從每一個人的身上著手,為整個社會把關,社絕一切惡習與歪風的存在。由於人的生死早已註定,如果能為正義犧牲,成就他人,這種死並不會讓人覺得可惜,但是如果是一個苟且偷生,干犯國法的社會敗類,縱使壽命再長,也喪失生命的意義,只是增加社會的負擔而已。囚此人人都必須具備道德勇氣,用它對抗一切惡源,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修行都應有的勇氣。人的一生難免遭遇許多的困難和挫折,如果事事都必須求助他人(有形或無形)代為解決,喪失自我向命運挑戰的勇氣,這種人又如何能夠成長茁壯,獨當一面呢?永遠都會像一個無法自立更生的小孩,喪失判斷與抉擇的能力,這種人最容易受到別人的引誘,而迷失人生的方向。所有困難的克服與障礙的突破,都是我們更進一步的資糧,唯有從困頓挫折的生活中才能磨煉我們的心志,強化對困境的韌性,幫助我們面對下一次考驗的勇氣。生活的考驗,就像人生層層關卡的鑰匙一般,擁有更多的鑰匙,就可以幫助我們無懼的迎向未來,所以切莫輕易放棄任何考驗的機會,這是幫助大家成長的良藥,應該多加的珍惜!
〝肉身〝只是代天行事的工具
一個人之所以來到世間,是因為背負著時代使命,為了要完成自己對國家的一份責任,而肉身只不過是代天行事的一個工具而已,可是多數人並不清楚自己生存的目的和意義。其實為人只要能夠依循自己的良心,效法古聖先賢來待人處世,對於世間的種種名利權勢無需太過執著,並且能夠利用有限的生命來服務人群,這種生命才會有意義。人生是必須自己去抉擇,天堂或地獄在於你對整個社會的貢獻有多少而定,上天會肯定與護持的人是一個能夠發揮濟世功效的人,希望每一個人在自我奮鬥的過程中都能被上天所肯定。
心中永不滅的殿堂
世間事雖然短暫,無法長久保存,但是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不滅的殿堂,只要我們能時時保持一顆行善負責的心,持續堅持的為眾生服務,上天自然會有所安排和指引。許多人因自身的信仰過於執著,而無法包容其他宗教,這是修行的障礙。真正的修行要能突破我執,以更大的胸襟來涵蓋更多的人事物,共同為大目標而努力,它的精神著重於傳揚宇宙大道,而非設限〝教派〝的差異,修行應該採取一切隨緣的方式處理,真正有緣之人自然會相聚在一起,為共同的目標奮鬥。一個人有了寬廣的胸襟才能服務更多的人,這是道包天地,涵蓋萬教的道理。我們每一個人除了平時應多參加公益活動之外,對於行善佈施更要能不落人後,努力充實無形資糧,以應付瞬息萬變的世界。一個懂得爭取時間,盡全力持之以恆的為他人服務的人,這種人可獲得無形的加持,靈感一定會比其他人來得多,做事也可以更加得心應手,這就是一種透過懺心、祈禱、實踐、體悟的修行過程,不但可以幫助自己改善許多的心理障礙,增加克服困難的勇氣,更可以在為他人服務時,激發其他人對生命的熱忱,因此我們事情做得愈多,就可以使自己更快速的成長與茁壯;而對於平時修持的懺心靜坐,它可以培養我們的智慧,增加處理問題的能力。因此每一個人要懂得把握機會,提升自己的心理空間,才有力量為眾生做更多的事情,而不理會行持服務中所受到的屈辱。
掃描檔http://www.taiwantt.org.tw/books/book6/tati6-45.jpghttp://www.taiwantt.org.tw/books/book6/tati6-46.jpg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973&Itemid=169 |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肉身不常在 精神可長存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