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4 | |
◎白樂崎 一份在二○一三年炎夏出版的文件,或許未在台灣引起足夠注意,因為台灣民眾自然更關注於幾項國內議題。 我指的是北京的「九號文件」,這是紐約時報在八月十九日刊登,由記者巴克利所撰寫、標題為「中國聚焦西方思想」的一篇報導中披露。 巴克利在報導中形容,北京當局如何在習近平領導下努力根除被其視為正破壞共產黨對中國社會掌控的「七不講」內容。 所謂的反對「西方思想」的「七不講」運動,實際上是習近平提出「中國夢」主張的延伸,我在今年六月的〈「中國夢」對台灣有何意義?〉一文中已經討論過。 在「七不講」中,我認為這些項目確實代表美國與歐洲所廣泛認知的民主、自由與人權之核心價值。它們同時也代表著台灣人民在一九八○與一九九○年代奮力爭取的價值,以達到民主轉型的目標。 七不講中列出的第一項即為「西方憲法民主」,接著是宣揚人權的「普世價值」、受西方啟發的獨立媒體觀念、公民社會、市場導向的「新自由主義」及其他幾項。 因此,中國政府在習近平領導下似乎決心徹底剷除這些觀念。這和外界認為習近平可能成為改革者的期待完全背道而馳。相反地,他似乎正朝反方向前進。 這對台灣及台灣的中國政策有何意義?假如台灣愈來愈往中國靠攏,這對台灣的民主、自由及人權又有何意義?台灣會喪失歷經辛苦奮鬥才爭取到的大部份自由,這是再清楚不過的。 假如台灣想要保持自由民主國家的現狀,就必須在政治、經濟與社會上和中國保持安全距離。沒錯,台灣當然能夠也應該和中國進行接觸、溝通和協商,但這應該是站在強勢的位置上進行。 這些接觸與溝通同時也應在明確瞭解中國前進方向的情況下展開。假如中國正朝自由化與更自由社會的方向邁進,鼓勵雙方溝通自然是件好事。但九號文件表明北京統治者的終極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台灣人民和政府在應付北京時應當格外謹慎小心。 在九號文件已經曝光的狀況下,台灣仍應繼續與中國簽訂服貿協議的目標嗎?讓台灣的經濟更依賴中國是明智之舉嗎?台灣是否應當接受北京在國際社會中所施予的「恩惠」,不論是世界衛生組織(WHO )的觀察員地位,或是「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中的貴賓身分?這只會強化台灣在這些組織中仰賴北京釋出善意而進行象徵性的參與地位,而且還得使用中國的一省台灣,或中華台北等奇怪的名稱與會。 台灣人民曾為了爭取自由和民主奮力打拚。要保住這些成就,台灣必須和鄰近的民主國家發展更緊密的關係,這些國家仰賴並尊重獲得全體自由人民所珍視的基礎價值。 同樣地,倘若有鄰國不尊重和珍惜這些價值,當這個鄰國持續戮力破壞一個國家的主權和尊嚴,那麼台灣人民真的應當留心自身的主權和民主。 (作者白樂崎曾任美國副助理國務卿與美國駐波札那大使,一九九○到九五年出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現為本報團顧問,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國際新聞中心俞智敏譯) Source: 自由時報 |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白樂崎專欄︰北京九號文件與台灣民主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