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7日 星期三

換朝代的感受


◎庄腳人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途,其途徑卻人人有異,所謂蓋棺論定更是「是非紛紛」,難能論定。例如筆者出生於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的「大正」時期,接受日文教育,年輕時適逢二次世界大戰的非常時期,當時逃避美國轟炸機空襲,而逃入「防空壕」(防空洞)算是日常課題,彼時於大屯山脈上空,看到日本與美國戰鬥機相互成列進行空戰,有如電影戰爭片的實景,令人心驚肉跳,這是每逢晴天幾乎都會發生的事。

當時因物質缺乏,一般日用品皆採配給制。主食的「米」並無日本「內地人」與台灣「本島人」之分,只有「重勞動」與「輕勞動」之差異,即重勞動者量多,輕勞動者就量少些。當時筆者是日本某會社(公司)的「勞務係」(現在的人事室)職員,便被歸類為「輕勞動」者;其他如豬肉、砂糖,就有內地人與本島人之分。以豬肉來說,日本內地人、改姓名者(改日本姓氏)與「國語家庭」(全家人都會日語)的台灣本島人量就多些,一般台灣人量則少些;砂糖部分,前者配給白糖,後者配給黑糖。

然而,1945年(日本昭和20年、中華民國34年)8月,美國空軍史無前例地在日本長崎及廣島投下極度殘酷並具有殺傷力的兩枚原子彈,造成日本嚴重災害與數十萬人的傷亡,日本天皇不得不於當年8月15日宣布敗戰投降,台灣的日本軍民便撤離台灣、回歸日本。緊接著中國蔣介石委員長的軍隊,奉聯合軍總司令部命令於該年10月25日,由陳儀將軍來台接受日本末代安藤總督的降書,並成立台灣長官公署實施軍事管理,這軍事管理如同美國麥克阿瑟所率領的美軍總司令部接管日本本土、南朝鮮,蘇聯接管當時的滿州國(中國東三省)、北朝鮮,同屬軍事管理的性質。

而1951年在美國舊金山所訂立的和平條約,才是交戰國結束戰爭後締結政治性的和平協議,在訂立和平條約的翌年,亦即1952年4月28日生效,並規定自生效之日起九十天內,如美國麥克阿瑟總司令部占領管理地之軍隊及蘇聯占領地的軍隊,須於期限內撤離返國。但二次大戰結束後不久,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發生內戰,國民黨戰敗後,1949年1月1日,中國共產黨即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黨將其所屬約二百萬軍民逃亡來台,因此原來來台受降軍事占領的蔣介石委員長軍隊,不但無法撤離台灣回歸中國,逃亡來台的國民黨政府更以反攻大陸收復失土的反共策略,對手無寸鐵的台灣人民實施長期的戒嚴獨裁專制政治。

後來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相繼往生,擔任副總統職務的李登輝接任總統後,才設法廢止萬年國會,並將總統、副總統改為公民直接選舉,立法委員(國會)也全部重新選舉,實施名符其實的自由民主政治體制,且由本土的在野民進黨陳水扁當選總統後進行政權輪替。然而中國國民黨卻運用來路不明、現況不清的龐大黨產及長期培育的軍公教體系,由國民黨籍的馬英九當選總統、奪回政權,國民黨籍立委也占三分之二以上,當前行政、立法、司法皆由國民黨一把抓,以致自由民主體制逐漸動盪,令人不安。

以上是年齡九十的筆者,一生被不同朝代統治的不同體驗。 ●

出處: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pr/17/today-article4.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