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 大地新聞報導 |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
2013-03-31 | |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Video Edited by Rainbow; embed: YouTube) 共8段
主持人引言:
「從民間力量促成台灣國家形成」,這是張教授自1983年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畢業回台後一直從事的工作。 張教授非常忙碌,去年台教會會長任內辦了很多座談會、學術研討會,今年才交出台教會會長的任務。
教授在民進黨執政8年期間擔任國史館館長職務,被國史館長期忽視的台灣史料及書籍才得以整理與出版。其實張教授長期以來,一直都在從事台灣史的工作,不只擔任國史館館長期間。如投入二二八事件與五O年代白色恐怖時代的口述歷史訪查工作,由台灣民眾的觀點,重新發掘台灣人的歷史感情與歷史世界,可以說是這個領域的開路先鋒。
除此之外,張炎憲老師自日學成回台3年就開始擔任《台灣風物》主編/總編輯,至今已26年。 《台灣風物》是二戰後台灣民間最悠久的學術性雜誌的。架起日治時代民俗研究和戰後台灣研究的橋樑。 1991年,以研究台灣史為宗旨的「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正式成立。張炎憲被聘為該基金會董事,以民間的力量,默默從事台灣史研究。在卸任公職之後,張教授又兼任「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祕書長的職位。延續在國史館館長時期對台灣歷史的推動,持續出版史料的書籍,最近的出版品就是綠色執政實錄5《許世楷與台灣認同外交》。後來又與相同理念的歷史學工作者成立「台灣歷史學會」,就是要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觀,提昇歷史學研究並推廣歷史教育。2008年之後並擔任228關懷協會理事長(2008-2012)。 至此可知道張教授的拚勁,這活力從哪來?我想這股動力應該來自於對台灣強烈的感情。
張炎憲教授在2013年農曆春節假期,到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發表「從民間力量促成台灣國家的形成」專題演講,解構民間力量的重要性。這場激勵人心的演講,大綱有五點:
一、自我反省與改變 二、認識台灣.認識台灣歷史文化 三、解構中國.告別中國 四、民間力量.存在於人民心中 五、從學習到實踐 張炎憲教授是實際參與社會運動的學術界人士,自1983年取得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畢業後回台,就持續運用民間的力量從事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教育。張教授認為民間的力量,要持續監督政權,否則擁有權力者會慢慢腐化。在世界各地,一個訴求往往是由民間團體提出要求,接著被政府吸收,進而變成一個政策;但時間一久,可能被淡忘當初是由民間力量來促成的政策,例如1990年三月學運要求「萬年國代」退位一事。 對於一個運動或活動的產生,是先有書給參與者看,閱讀完才去實踐的嗎?其實不然,張炎憲教授進一步提出,一個運動的產生,往往是一念之間,有人發響帶頭行動,就成形了,之後他者對這個運動有興趣、去研究,才產生接下來的書或理論。例如台獨運動者,皆是站在各自的領域,用自己的方法在實踐台獨,並非一開始就有一本叫做「台灣獨立」的書可以從中學習。因此張教授特別重視民間的觀點,努力運用民間力量來重建台灣人觀點的歷史文化,並保留那個時代的歷史經驗與其中動人的感情。 民間的力量,要從歷史文化開始紮根,提高自己的自信和尊嚴,進而重建台灣的自尊與自信,是擺脫中國式政權統治重要的一步。文化是創造出來的,唯有活的文化對土地才有力量。為什麼中國的《三國演義》《西遊記》、日本的《德川家康》可以一演再演,就是因為把死的東西變成活的,變活之後,就會衍生出更多創意,然後就會變成文化。 專題演講之後,張炎憲教授在聖山的228自由鐘響鐘期許,祝福大家青春有活力,台灣建國成功。
大綱:
1,馬英九執政後中國對台威脅增加,台灣人深感不安。 2,如何保護台灣?如何抵制中國? 3,民間的力量加強壯大後,就不用擔心,可去箝制。 4,張教授自1983年從日本回台,台灣仍在戒嚴期,1984年進入中研院,1986年開始推動台灣史,1986年成立第一個「台灣史編譯研究室」,台灣史開始受重視。 5,1987年「228平反運動」開始,亦是重建「228」的開始。 6,因此1987年後,「228」影響人們最深、悲情、痛苦。 7,重新出發,是建立台灣人自信的開始。 8,了解自己,面對過去,向壓制台灣的統治者勇敢提出批評,開始自我反省,是台灣人建立自信最重要的運動。 9,推動運動都是「228」以外的人與其家屬先站出來。 10,1990年後228受難者家屬站出來,更有說服力,而有更多不同的228調查報告。 11,1947~1987年,40年後台灣才開始平反,45年後、50年後…,到2006年才有責任歸屬平反,這條平反之路需要很漫長。 12,許多228的受難者家屬,不敢站出來,因為內心陰影沉重。 13,往往站出來革命的人都不是弱勢者。 14,1995年李登輝在228紀念碑前公開道歉。 15,1997年政府支付受難者賠償金。 16,促成平反的力量皆來自於民間。 17,此後政府開始吸收民間力量…>由政府接手運作…>民間力量萎縮…>反讓政府力量縮小…>DPP執政後又不敢給予太多平反壓力(但2000~2008年政府都有做平反,因此民間力量更縮減)…>2008年後民間力量開始又壯大。 18,民間力量應繼續存在,因台灣還不是正常的國家,未完全獨立,需長期打拼,長期經營。 19,馬執政下,正可考驗檢視人心是非(騎牆派)。 20,馬執政,KMT的本質未變,與蔣介石一樣的統治心態。 21,這不只是自由民主的問題,政權轉換卻換不了台灣的本質,需從民心的本質改變開始才行。 22,政府無法改變人心,需靠“民間力量”一步步來扮演社會改革、人心改革力量來源。 23,社會一股“新興力量”是最了解當時社會狀態,ex:馬丁路德、耶穌、穆罕默德、佛陀等都是當時社會的一股“新興力量”。 24,228家屬平反力量薄弱,大多靠外來民間有影響力的援助。 25,台灣此時需靠民間新興的力量產生,步調提升,做法改變,才能突破困境。 26,民間力量的困境: (1)執政者去影響民間(拉攏人心),得以穩定政權。 (2)人民習慣安於現狀,故需更多的覺醒。 (3)遭受迫害才會覺醒,但只是少數人。 27,這需經過訓練、傳播,始得漸漸改變,非朝夕可成。 28,建立台灣的歷史觀,探討每個時期的歷史,去感受,提醒後人喚起對歷史的記憶。 29,DPP執政太短,體制內能做收集的有限,體制外又有阻礙。 30,民間力量是歷史文化的重建開始,最重要由觀念的改變。 31,除了自我反省,對歷史、文化的認知重建自信。 32,建立國際地位,向國外發聲。 33,1990年後台灣開始推正名制憲運動。 34,現在台灣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很深(影集),要有戒心,不應去看才能脫離中國的思想。 35,日本因為有意識到受中國影響後來脫離,才得以學習進步的歐洲。 36,台灣要學習的正是進步的國家,脫離中國,不是不與中國交流,而是不被受束縛。 37,如何在中國大舉入侵直接面對中國? (1)建立台灣人的尊嚴、自信。(2)知道自己的歷史文化。 (3)去了解中國,然後區分中國台灣的差異(民主、自由、人權)。 38,就像大地文教就是往下扎根的例子。 (1)先自我要求、自我改變,才能做改變。 (2)相同理念、共同奮鬥,雖少數,時間長久仍要做。 (3)去實踐,扮演好個人能力的角色,形成一股力量。 40,每個時期的歷史發展,文明,民主自由發展的過程,有信仰的人在面對困境時,調整會較快。 41,台灣神的精神是一種普世的力量,在社會現實與新興力量之間引起社會共鳴,要有人傳播擴展出去。 42,2000~2008年民間社團的消減: (1)頭人進入政府做事只幫政府忙公務不幫民間。 (2)接班人聲旺不足。 (3)鬆懈監督。 (4)民間團體要會自我生存的方法,才能長期經營。 (5)重新執政以後都要重新檢討。(6)政府不應只用金錢解決問題,要從教育做根本,落實文化。 (7)官員自我訓練不足,應培養自我認知,把握在位時該做的事。 43,做228口述歷史最大目的,重建台灣人的資料才是重建台灣歷史重要的事,後人從資料中才能深入了解當時的背景。 44,做一切記錄才能建立台灣人的歷史觀、感情觀,時間長久後就會減少政治主觀的思考。 45,蔣介石是「228大屠殺」元兇的證據: (1)依公佈的文件已證實兇手有:蔣介石、陳儀、彭孟緝等人。 (2)軍隊大舉進入台灣。 (3)當時大部份媒體轉向KMT靠攏。 (4)蔣介石是負責人,下令派軍隊。 (5)3/8陳儀知道軍隊要來,態度丕變。 (6)訓政期,蔣介石黨政軍一把抓。 (7)3/13軍隊仍在大舉殺人、搶掠。 (8)3月殺人最多,4月清鄉開始。 (9)後來證明當時殺人越多者,升官越快。 (10)蔣鎮壓殺人是他內心最想做的事,因為才能穩定KMT在台灣的統治權。 (11)蔣介石一生與其後代從未對「228事件」道歉過。 相關論點: 【影片】張炎憲教授說明【面對陳水扁 檢驗馬英九】系列座談舉辦緣由 【影片】張炎憲:培養對土地的感情 做為新的台獨動力 【影片】張炎憲:風城的哭泣-新竹228以及白色恐怖案件 【影片】張炎憲:228精神是台灣建國最大的力量 【影片】張炎憲教授談新台灣史研習營 【影片】張炎憲教授談台灣文化協會與夏季學校 【影片】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28口述歷史叢書介紹 延伸閱讀: 炎憲1947 【影片】台灣危機系列座談會 系列(七)「台灣何去何從?」座談會 【影片】「馬英九黑手介入歷史教科書」記者會 拜讀「228事件責任歸屬」-我見 【演講預告】杜正勝:主體教育、意識形態與文化思維 【影片】杜正勝:主體教育、意識形態與文化思維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影片】張炎憲:從民間的力量促成台灣國家形成(全)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