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影片】從309北中南東廢核大遊行看新的公民力量崛起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3-03-14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3月9號全台四場廢核大遊行,是近幾年來台灣社會針對環境與
核能議題動員力最大的一場­公民運動。台灣核能安全的問題從
核一到核四的設置與位於蘭嶼的核廢料貯存場問題一如惡­靈般
迷惑困擾著台灣社會;直到日本因311地震引發的海嘯導致福
島核能發電廠的冷卻系­統失靈,而引發接連的核能外洩事故後
,台灣的社會才驚醒,原來核能技術進步如日本,都­無法應付
突發性核變狀況,更何況台灣所有的核能技術均仰賴美國。以
至在台灣反核不再是­環保團體或蘭嶼、貢寮等深受核害的地方
所發起的地域性反核運動,廢核與非核家園已成為­台灣社會普
遍的共識。但在此次活動我們仍可看到以下幾點不同之處:

第一:廢核已成為台灣能源議題的最大共識。
以往在討論台灣到底需不需要核能時,往往針對電價上漲與對

經濟的影響討論。但日本福島­核災後,台灣社會意識到核電的
不安全、必須承擔的風險與日後需負擔的成本均大於所能承­擔
的範圍。能源政策上必須調整,除開發新的環保綠能外,更該
加速目前正在運轉的核電廠­退役的腳步,使台灣早日成為非核
家園。

第二:廢核成為新的公民運動。
在此次廢核遊行中,可以看到許多原本與環保議題無關的非政

府組織參與其中,更有個人和­家庭一同參加。而年輕學子在校
園的串連更是廢核遊行中最大的活力來源。不僅有明星、名­導
與媒體名嘴站出來反核廢核,更有許多市井小民透過網路、臉
書等社群網站整合、串連、­溝通與傳播整個活動的訊息,不再
是過去須依賴的平面和電視媒體宣傳。廢核舞台上沒有政­治人
物的講話,有的是公民最直接的心聲與對非核家園的期待,這
是台灣新興公民力量的崛­起。台灣公民社會慢慢成熟,公民不
再是圈養在意識牢籠的動物,在討論公共議題時只有政­治人物
的餵食。公民也可以自己籌畫與主導整個公共議題的導向與內
容。而政治人物只能謙­卑的在台下聽講,聽聽這些國家主人的
心聲,台灣成熟的公民社會與公共議題討論方式儼然­成形。廢
核更是台灣社會最大的共識,日後監督政府與領導政府施政方
向不只有議會和政黨­,執政的國民黨必須思考是否繼續以鳥籠
式公投來刻意操縱、扭曲民意。越過代議政治,公­民直接的發
聲與監督在日後的台灣社會必然是常態,而網路則是最大的平
台。

第三:廢核已昇華到信仰位階。
以往的核能議題僅限於環境、核安、經濟成長等範疇討論。但

此次公民意識的覺醒,讓公民­有機會問自己一些非常簡單的問
題,如我們是否需要核電?若無法承擔核安風險和無法處理­核
廢料,是否要把這些無法處理的萬年問題留給子孫。亦或這代
的台灣人是否在享受電力供­應的方便時,更該考慮到未來的子
孫需要一個安全且能永續經營的環境。透過如此的反思反­省和
公民討論,讓台灣社會不在對經濟成長有著上癮的追求。廢核
議題則是一個公民內心自­我反省的keyword,透過如此的自我
問答,和社會上其他背景階層的人交流,如我們­是否該這麼自
私的把製造出來的核廢料堆放在蘭嶼,造成一個族群的滅絕?
這種內外的反芻­和回饋,讓整個廢核議題更昇華到信仰層次。
任何有道德情操的人,也許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或皈依,但面
對核安衝擊與道德挑戰,也是道德危機考驗時,許多台灣人選
擇犧牲假期,­無論平時的政治立場,均站出來挺身反核廢核,
這已經是信仰層次才會有的景象。台灣新的­公民意識與道德力
量正慢慢成形。

無論此次遊行人數的多寡,接下來的是要把這股民意與民氣轉

化為監督政府早日實現非核家­園的願景。不僅核四應該停止建
造,目前正在運轉的核電廠除役的時間更該訂出時間表。忘­掉
遊行人數的迷思,繼續廢核的後續行動,是日後台灣公民責無
旁貸的社會責任。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6577&Itemid=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