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87%含米量不足 農會品牌也淪陷/純米粉不是米做的! ---六件模範品牌 含米量百分百

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汪文豪(左)、消基會董事長張智剛(中),昨天發佈抽驗五十二件市售米粉,高達八十七%含米量不合格。 (記者謝文華攝)
上下游新聞市集採樣推估含米量0%的米粉/上下游新聞市集抽驗52件市售米粉樣品問題一覽表
新竹縣農會出品的「新竹純米粉」,包裝標示上說用在來米製作,但卻被驗出米的含量根本掛零。(記者黃美珠攝)
新竹縣農會出品的「新竹純米粉」,包裝標示上說用在來米製作,但卻被驗出米的含量根本掛零。(記者謝文華攝)

〔記者謝文華、洪素卿、王錦義、鍾麗華、林毅璋、黃美珠、楊雅民/綜合報導〕米粉竟然不含米?上下游新聞市集調查市售五十二件包裝米粉,赫然發覺不但新竹縣農會標示不實,知名的龍口和虎牌全都淪陷,連家樂福、頂好等大賣場的自有品牌「新竹米粉」,也同樣不合格。
8件標示符合CNS 騙很大
根據國家標準(CNS)定義,純米米粉是以一○○%米為原料、所含粗蛋白質須達五%以上;調合米粉絲應以五十%以上的米為主原料、粗蛋白質須在二.五%以上。
上下游新聞市集近月來前往彰化以北商店購買五十二件包裝米粉,發現四十五件未達五十%含米量下限,不合格率達八十七%,其中三十九件連二十%都不到,有八件標示符合CNS,含米量卻僅四%至十八%,業者騙很大!
新聞市集記者汪文豪直指,農委會鼓勵國人「多吃一口米」,農會本該照顧稻農,但米粉大本營的新竹縣市、南投埔里等共七家農會生產的米粉,都捲入「假米粉」風暴。
新竹農會接受退貨、龍口下架
新竹縣農會生產的「新竹純米粉」,包裝宣傳「純米精製」,但標示蛋白質含量為零,顯示成分中完全不含米;新竹縣農會總幹事徐國鐸坦言:「嚇一跳!一直認為米粉是用米做的,想不到委外製作的米粉廠沒放米。」農會已接獲消費者抗議,將全面下架並接受退貨。
虎牌研議對策 家樂福不下架
龍口的「天然新竹米粉」標示「含米量達九十%以上」,實際卻僅七%至十%;龍口經理張中光亦指米粉是委託新竹米粉業者製作,僅知業界九十%至九十五%都以玉米澱粉為主原料,昨才獲知包裝並未忠實標示,「很抱歉!」已緊急要求下架;虎牌三款米粉含米量八%以下,業者還在研議如何因應。
家樂福表示,自有品牌不會改名,也不會下架。頂好超市則表示,其自有品牌米粉,標示皆符合國家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不知消基會的數字從何而來?
消基會要求監院調查失職官員
消基會董事長張智剛痛批業者魚目混珠,欺騙消費者,涉及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應全面下架,且檢調應徹查是否涉及刑法詐欺罪,監察院也應調查衛生署、農委會官員是否失職。
食管局:標示不實可重罰20萬元
食管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表示,純米米粉與調合米粉的國家標準很清楚,一旦米含量不夠,屬於標示不實,依食管法第十九條,可罰四萬到二十萬;食管局也將行文各地方衛生局加強稽查米粉加工業者。至於標示為「純米粉」或「純米製作」,名稱有引人誤會之嫌,除非其成分標示有偽,否則確實是在灰色地帶。
新竹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兼發言人陳佳秀說,業者是否觸法,會做進一步了解、調查。
農糧署副署長陳建斌表示,「糧食管理法」只管原料米,無法約束加工產品。蔡淑貞指出,是否由標準檢驗局另訂其他國家標準?需進一步討論。標檢局副局長莊素琴表示,要針對「沒有達到標準的商品」再去訂一個國家標準,邏輯上似不甚合理。
六件模範品牌 含米量百分百
調查也顯示有六件含米量一○○%的模範品牌,包括有永盛米粉工廠「聖光牌新竹米粉」和「一○○%純糙米新竹米粉」、主婦聯盟合作社「綠主張米粉」、山川米粉企業「山川米粉」、源順食品「純天然糙米米粉」、里仁事業「沖泡糙米米粉香菇風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