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文化部要把「牛」「牽」到北京去?


新聞報導 -
作者 顏利真   
2012-06-05

(logo source: 文化部
上個月甫成立的文化部風波不斷,先是把原英文名字「Ministry of Culture,Taiwan」中的「Taiwan」拿掉,接著又被立委揭發「牽牛花logo一案兩標」乙事,二者看似無關,其實互為表裏、暗藏玄機。


先看名稱上的「去台灣化」。龍應台說文化部未來施政的方向是「泥土化」、「國際化」、「雲端化」、「產值化」,姑不論後三者,單看前者「泥土化」一詞,就讓人覺得莫名其妙!「本土化」一詞除了相對於「全球化」的意義指涉以外,它主要源自於一九八○年代末期解嚴以來,台灣社會一連串的「本土化運動」,其意涵明確而清晰,就是要「歸返鄉土」──把台灣從虛妄荒謬的「中國化」中解放出來,讓人民重新正視腳下這片土地,從而邁向一個獨立、正常的國家。然而,龍應台卻故意捨此不用,莫名其妙的自創了一個「泥土化」(是指土石流帶來的「泥土化」?還是她準備要去做「國土復育」的工作了?),語意含糊,不倫不類!「泥土化」?說穿了,就是要「去本土化」、「去台灣化」,斧鑿之深,教人生厭!
瞭解上述玄機之後,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文化部的logo要浪費公帑、「一案兩標」了。因為,為了「呼應」她「泥土化」的「發想」,就非得要有一個具有「草根」象徵的植物,來護航她叵測的居心;問題是,「牽牛花」是「草根」的象徵嗎?


首先,牽牛花又名「朝顏」,朝開暮謝,只有一天的壽命,酷夏時甚至在中午前就枯萎了,因此,在台灣的社會、文化發展過程中,從未聽聞以它作為「草根」的象徵;龍應台說「牽牛花是最接近泥土的記憶」,顯然是她個人的「獨到的偏見」。


其次,牽牛花又名喇叭花,在台灣的民間社會中具有煙花女子的隱喻,是一種低賤的植物。日治時期的台南畫家潘春源(1891-1972),在其入選第五屆台展的作品「婦女」一畫中,就是以椅背上的牽牛花花紋,來暗示畫中女子牽藤纏繞複雜的人際關係。


即便撇此不論,能展現台灣「草根」精神的花卉,所在多有(如台灣百合、蕃薯藤),為什麼龍應台偏偏獨鍾牽牛花,硬要浪費原設計(四十四.八萬元)再巧立名目(四十五萬元)重標呢?(且又不如原案「以人為本」的概念來得好)或許,這又跟龍應台的「香港經驗」有關,眾所周知,龍應台在今年二月出任文建會主委前夕,曾有雙重國籍爭議(她曾在港居住超過七年,故擁有香港永久居留權),而巧合的是,二○○八年三月十四日,香港郵政推出以『香港花卉』為主題的特別郵票,其中五元郵票的圖案,正是牽牛花。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9%BD%E7%89%9B%E8%8A%B1)──希望這真的只是巧合。然龍應台說:「希望文化部能像牽牛花一樣,如揚聲傳播的喇叭,吹著美學的號角,讓文化滲透到每個角落。」顯然是她自外於台灣文化傳統的牽強之解。


其實龍應台早已開宗明義的表明了她的立場,她說她期許文化部「在華人社會發揮燈塔效應、成為人文思想的堡壘、用文化的思維保障兩岸和平」,換言之,她執掌下的文化部,是為了跟她的「血緣中國」相接合,不是為了台灣本體而存在;是為了要「保障兩岸和平」(文化為政治服務?)而揚聲,不是為了體現本土文化而發鳴,故而她要「泥土化」、要「去台灣化」、要把「牛」「牽」到北京去,道理在此。



顏利真(台灣教師聯盟)
source: 鯨魚網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