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為義捐命-拯救台灣の日本影武者-根本博(1)

新聞報導 - 楊緒東專欄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楊緒東醫師   
2011/07/11, Monday

(photo source:元神館
*粗體字為楊緒東醫師撰寫之書評

著者:
門田隆將,1958年生,高知縣人,中央大學法學部畢業,寫作範圍極廣,舉凡政治、經濟、司法、歷史、體育皆有著作,其中「去甲子園之遺書」熱賣超過十萬本。

2010年以「為義捐命」一書榮獲第19回山本七平賞,此為日本政經、文化、歷史有關著作之重要大獎。

出版社:元神館

去年元神館出版社印行了《梅樹上的櫻花-太原五百完人與日本仮面部隊真相》,很多人這才知道,原來以前國語課本所謂的「太原五百完人」,事實上死守太原城的只有24個中國人,其餘都是殘留山西的日本兵;也才瞭解從民國38年到50年間,竟有一批原是敵人的日本將士來台灣擔任軍事顧問,幫忙訓練國軍幹部、甚至協助作戰。許多文化界人士更是訝異地發現,原來合作數十年的日文翻譯界名人楊鴻儒先生,竟是少數健在的「白團」成員。
門田隆將,2011,“導讀 終於解開部份塵封的謎團,還原真相",《為義捐命-拯救台灣の日本影武者-根本博》,元神館出版社,台北市,p.13。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訪問過根本博女兒乃理女士之後,才知道當年蔣介石有感於根本將軍慨然相助,打贏古寧頭戰役,而在他回國前,將案頭上一對十分珍貴的花瓶,分一支相贈,以表彰兩人「如兄弟般的情誼」,那時大家方知道原來還有這麼一段「祕辛」。
門田隆將,2011,“導讀 終於解開部份塵封的謎團,還原真相",《為義捐命-拯救台灣の日本影武者-根本博》,元神館出版社,台北市,p.16。

前言:
請根本博這位大將來台的人,是一位反KMT的份子,他的作為,只想保護台灣不會被中共所滅,沒有比這個更強烈的理由。這個人是李鉎源,乃民進黨的創黨黨員,所以說,天命之保台超乎黨派,冥冥之中有著使命感的驅使。

根本博這個人,於1944年就任日本駐蒙古中將司令官,乃為性情中人。


根本博中將1891年生,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3期畢業。

1944年根本博就任蒙(古)軍中將司令官,次年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按命令當時就要立刻放下武器,不准再有武裝。但他眼見蘇俄軍隊在中國東北肆無忌憚地掠奪,既殘害中國人,也波及日本僑民,因此無視於天皇「就地放下武器」的命令,堅絶不向蘇軍投降,甚至和南侵的紅軍在張家口打了3天3夜,邊打邊退,途中還要對抗8路軍突擊,好不容易才將4萬名日本軍民安全撤退到長城以內,向平津的中國第11戰區投降。或許是他這一項抵抗共產黨的英勇行為,使他沒被列入戰犯,日後能順利遣返日本;這種為保全軍隊而不惜「抗命」之舉,一般認為正是日本軍人魂的具體展現。
門田隆將,2011,“《楔子》 士為知己者死-素描「金門戰神」根本博",《為義捐命-拯救台灣の日本影武者-根本博》,元神館出版社,台北市,p.21。

當時滯留在華北的還有35萬日軍及日僑,蔣介石還特別動員了龐大的人力、物力,在極短時間內將這些人全數平安送回日本,而不像蘇俄把體壯的日軍全送到西伯利亞勞改、剝削他們的勞動力。根本博後來在回憶錄中提到,蔣介石總裁不但全力協助他完成護送日本軍民返鄉的心願,在書房召見他時,竟讓陪同晉見的司令官孫連仲上將與侍衛長商震上將肅立一旁,而拉著他的手、請其坐著說話,一點都沒有戰勝國的驕氣;種種「以德報怨」之舉,讓他感念在心,亟思有以圖報。

民國38年4月初,一個名叫李鉎源的台灣青年突然來到東京郊外的鶴川町,告訴正在老家休養的根本博,自稱是奉蔣介石總裁之命,懇請根本博前來台灣協助防衛風雨飄搖的國民政府。根本博接獲蔣的親筆信函,當下就決定召集舊屬,一起赴台報恩。

幾天後蔣介石便在陽明山行館接見根本博,請他為國軍效力,襄助福建綏靖公署主任湯恩伯(日本陸士39期畢業生)進行東南保衛戰。之後,即以陸軍中將林保源的官階與姓名,正式成為國軍顧問,隨湯恩伯轉戰金門、廈門、舟山群島一帶,並協助建設防禦工事。
門田隆將,2011,“《楔子》 士為知己者死-素描「金門戰神」根本博",《為義捐命-拯救台灣の日本影武者-根本博》,元神館出版社,台北市,pp.21-23。

為了報答老蔣對日軍與日本眷屬的順利回國,他對老蔣「為義捐命」。

根本博在1949年9月起便日夜巡視金門島,建構陣地、開闢道路,指示挖鑿岩洞與戰壕,建造有如日軍硫磺島的防禦工事,即使9年後的823炮戰承受10萬發炸彈也撼動不了金門。根本博判斷解放軍登陸地點可能在金門北部后江灣壟口以西至古寧頭之間的海灘,因此在此處佈下重兵防衛,事後證明是正確的。
門田隆將,2011,“《楔子》 士為知己者死-素描「金門戰神」根本博",《為義捐命-拯救台灣の日本影武者-根本博》,元神館出版社,台北市,p.25。

根本博在台停留3年,住在林森北路市民大道巷內的日本宿舍,畫家陳正雄16歲唸高中時曾與其父親去宿舍拜訪過,記憶中根本博頗善飲,有一台籍傳令兵侍候。一直到另一日本軍事天才陸軍少將富田直亮(白鴻亮)來台成立「白團」,根本博失去了舞台,才於1952年返日。

臨行前,蔣介石感念其貢獻,不惜將其珍愛的一對花瓶,贈送其中一個給根本博留念。就好像古時的軍符一樣,二隻合起來才成雙,若非天大的功勞,絶不可能給予如此之榮寵。另一花瓶一直放在蔣介石身邊,沒再送人、也未收藏起來;過世後即與其他珍貴文物放在台北中正紀念堂展示。湯恩伯也致贈「義薄雲天」感謝狀,全文如下:「民國38年正值我國大局慌亂之秋,根本先生以中日唇齒相依,更感於總統蔣公之剛正恢宏,毅然來赴,與恩伯朝夕相聚,出入金門、廈門、舟山群島,危難生死置之度外,此種崇高之義俠精神,實可天地間之久長,當敬根本先生歸國之行,特書數字以留紀念並誌景仰。根本先生雅存」
門田隆將,2011,“《楔子》 士為知己者死-素描「金門戰神」根本博",《為義捐命-拯救台灣の日本影武者-根本博》,元神館出版社,台北市,p.27。
(未完待續,撰於2011/06/04)


出處: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973&Itemid=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