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 聖山點滴 | |
作者 贊郎 | |
2020-04-12 | |
記得某個三月在聖山看到滿樹的金黃枇杷,好驚訝,原來聖山也種枇杷。都市人嘛,得看到果實掛在樹上的現場才認得樹。枇杷多汁味甜,但吃枇杷已經是很久前的印象了,因為剝皮實在太麻煩。最近網路上看到,原來剝皮要從屁股才好剝。(屁股,如上圖) 枇杷在秋、冬之際開五片花瓣的白色或淡黃色花,可以作為蜜源作物。花能抵抗−4度的低溫。越過冬天,至春、夏時分就可看到金黃的果實。從秋、冬直到春、夏才醞釀出金黃的果實,與其他水果不同,所以被稱為「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網路上搜尋枇杷幾乎都是「功效篇」,可見枇杷之大為用。 樹可達高 5~10m,樹幹在很低處便開始分枝;樹枝繁多,甚至低到可伸手摘。 毛絨絨的枇杷果,果實有圓形、梨形或倒卵形等,果肉多汁而甜,可鮮食;內有紅褐色種皮子 2~3 枚,種子有毒。枇杷皮薄採收時需溫柔呵護。 新葉有微量氰化物,味苦。葉邊緣呈鋸齒狀,葉面、葉背像刷毛保暖衣內面一樣,毛絨絨!葉子才是枇杷膏的原料,不是果實喔! 拍攝:贊郎 地點: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 工具間旁 時間:2015.03.29 枇杷小檔案 英文:Loquat,Japanese Medlar 學名:Eriobotrya japonica 別名:古名蘆橘,又名金丸、蘆枝、琵琶果、枇杷葉、夏果。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薔薇目 Rosales 科: 薔薇科 Rosaceae 亞科: 蘋果亞科 Maloideae 屬: 枇杷屬 Eriobotrya 種: 枇杷 E. japonica 分佈:臺中、南投、苗栗、臺東等四個產區,以經濟果樹栽植,中部一帶栽植最多。 原產中國東南部,因果子形狀似樂器「琵琶」而名。成熟的枇杷果成束掛在樹上,每個果子長3-5厘米,成圓形、橢圓、或長狀「琵琶形」。 果實:為仁果,徑約 3.5 公分,果實形狀依品種而異,有圓形、梨形或倒卵形等皆有,熟果橙黃色,外果皮有銹色毛茸,果肉多汁而甜,可鮮食;內藏種子 2~3 枚,圓形或切圓扁形,種皮紅褐色。果實成熟約翌年 2~4 月。 成熟的枇杷味道甜美,營養頗豐,有豐富的醣類、蘋果酸、檸檬酸、鉀、磷、鐵、鈣以及維生素A、B、C、P等。當中胡蘿蔔素含量在各水果中為第三位。胡蘿蔔素,有助於維持視力、肌膚健康、促進胎兒發展;蘋果酸與檸檬酸可以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枇杷表面被有絨毛,未熟時青綠色,較硬實,芳香氣味較濃。成熟後外皮一般為淡黃色,亦有顏色較深,接近橙紅色的。果肉軟而多汁,主要可分為白色及橙色兩種;稱「白沙」(白枇杷)及「紅沙」。 葉:互生,具短柄,葉片長 15~20 公分,寬 5~8 公分,披針形、倒披針形或披針狀長橢圓形,葉基楔形或銳尖,葉尖銳尖,葉緣具疏粗鋸齒,上表面暗綠色,側脈 16~20 對,十分明顯,托葉披針形,宿存。 生長環境:枇杷在年平均12度以上的地區能生長,15度攝氏以上的地方能正常結果,且抗寒能力甚強,成年樹可抵抗−18度的低溫,花能抵抗−4度的低溫,而且花期長,較少全受凍害。枇杷對土壤、陽光的要求不高,除了中國以外,日本、美國(夏威夷及加利福尼亞)、印度、巴西、以色列、土耳其、西班牙等地都有栽種枇杷。其中日本種植枇杷歷史為江戶末期由中國南部傳入。 醫療用途: 果—潤氣下肺,止咳。治肺痿咳血,躁渴,發熱。 葉—清肺化痰,降逆止嘔,止渴。治慢性氣管炎,痰嗽,多痰,嘔吐,陰虛勞嗽,咳血,衄血,吐血,姙娠惡阻,小兒吐乳,消渴,肺風面瘡,酒皻鼻赤。 花—治寒咳。 種子、根—化肺止咳,利水消腫,舒肝行氣。治咳嗽。 注意事項(禁忌)—不可與燒烤的肉類一起吃,以免患熱病。脾虛便稀及咳嗽多稀痰者不宜食用。 枇杷不論是葉、果和核都含有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可能可以作為新的治療腫瘤藥物。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認識植物-枇杷 樂活營養師 延伸閱讀: 道在自然-生態點滴 聖山樹種名錄 聖山簡介 聖山講古系列 聖山點滴系列 The footprint~台灣聖山仙蹤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s://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0126&Itemid=1 |
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
聖山記事 20200412(營養豐富~枇杷果)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