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 |
作者 洪世才 | |
2019-07-25 | |
2020這一戰,不如視為民主價值觀和獨裁政治的總決戰,把2020視為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的劃清界線的一役,以文化戰徹底解決統獨問題。圖/網路合成
這兩大塊的對決,少了在地化所形成的「台灣文化」為母體,爭鬥的結果,恐怕會兩敗俱傷,台灣會陷入長期的混亂。原因在於獨立派在母文化的影響下,並沒有真正獨立於台灣在地文化,還是受到母文化的牽扯,也就沒有實質獨立。這就形成在獨立之外還有被殖民的陰魂在頭上徘徊。而統一派更不用講,被統一的台灣無法擺脫以中國共產黨為首的極權統治,哪還有台灣置喙的餘地。台灣在這兩大塊的影響下,怎麼可能長治久安。 台灣居民大部分不只是漢族的後代,也是南島民族的子孫。台灣的統獨爭論,問題就出在「只知有父,不知有母」;「只知有漢文化,不知有南島文化」。台灣若要長治久安,不能被漢族的儒家「兼併式中原君臣文化所左右」,而要轉身,體會母系「悠遊於天地的南島文化自然與分享」,成為尊重個體的民主自由現代進步文化。 台灣更是多民族文化,也吸收了不同國家殖民文化的統治觀念,還受到日本明治維新的現代民主影響。台灣就在被殖民統治的苦難中,逐漸淬鍊富含民主自由的「台灣文化」瑰寶。 只可惜「父系文化的男性沙文」,以「族譜」和所謂的「儒家」文化道統和「中原城邦的擴張」觀念連成一系。以至於無法彰顯「台灣文化」的優勢,台灣的「主體意識」被壓抑,統獨的爭論凌駕「自由民主和極權統治」的價值觀爭論之上。以至於延伸出的「統獨爭論」,一直困擾著台灣人民。 民主價值和獨裁政治的總決戰 2020台灣總統選舉也不例外地陷入「統獨」的困惑,也就是台灣文化走向民主和中華文化保持城邦傳統,這兩者之間的取捨(請參考《民誌》月刊八月號拙作)。 台灣移民五百年史一直無法擺脫外來殖民因素的原因,出在原鄉文化是台灣社會的主流,台灣的在地化,頭上都有原鄉文化在主宰,也就是所謂的中華文化不只是台灣的母文化,還是台灣的在地文化。 台灣文化的發展障礙,一般的說法是來自「國際化」和「中華文化」的拉扯,導致台灣人更加缺乏自信心,因而台灣人總是在熟悉的「中華文化」中取暖,導致「在地化」無法生根,「台灣文化」也就無從成長茁壯。 另有一說來自於台灣歷史的進程,台灣自有文字歷史以來,經歷了荷蘭、西班牙、明鄭、有清、日本和國民政府的殖民統治,總是以「中華文化」或「日本文化」作為主體性以駕馭台灣,遏制「台灣文化」的發展。 在國際化方面,台灣原住民在教育與宗教信仰對外來文化的接收度,以及台灣閩南人根源於濱海的進取性,構成台灣與國際連接的主要因素。而客家的山居生活所養成的保存性,仰賴「中華文化」的忠義精神,構成對外族的抗拒和對「中原」的思慕,鞏固了「中華文化」在台灣的深耕與勃發。 兩者之間的磨合,理論上因「在地化」的文化吸收,有可能誕生不可替代性的「台灣文化」。可是,台灣的歷史進程,政治力介入,而有日本殖民台灣採取的抑制「台灣文化」的發展;中國則自清以降,從國防的戰略出發,藉由武力與「中華文化」的連接,幾次斲傷「台灣文化」的成長,阻礙了「台灣文化」的發展速度。 從「國際化」和「中華文化」的互相影響過程檢視,或是從台灣歷史的政治力影響,雖然對「在地化」的文化發展構成重大威脅,但也不是斲傷「台灣文化」的關鍵元凶。 影響「台灣文化」成熟的關鍵因素,應該回歸台灣歷史中「人的角色扮演」。台灣人的「經濟性和被殖民性」是台灣移民者本質上的人格取向。而兩者的交互作用,使得有龐大的政治力為後盾的「中華文化」都得以主角的腳色存在,因而抑制了「台灣文化」的發展,才是關鍵主因。 早期台灣是由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荷蘭人及西班牙人所組成,其中以閩、客和原住民構成三大族群。這三大族群有妥協求生存的共同特性,也有傳承「中華文化」特性。不過,由於海峽相隔,黑水溝的凶險,「中華文化」在台灣雖然取得發展,但也有很多創新,成為「在地性文化」。原住民文化雖然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在宗教信仰上有很大改變,但也保留原住民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並且在歌唱與體育發揮所長,贏得尊敬。 從台灣原住民的狩獵和閩南和客家移民的文化屬性觀察,文化融合的可塑性強。可是,台灣新文化的建立卻因政治力的干擾,總是搖擺。所以,2020這一戰雖然凶險,但也有許多人認為,與其糾纏於統獨,耗費時日看不到希望,不如視為民主價值觀和獨裁政治的總決戰,把2020視為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的劃清界線的一役,以文化戰徹底解決統獨問題。 Source: 民報/專欄
引用台灣228網站:
http://www.228.net.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4147&Itemid=71 |
2019年7月25日 星期四
台灣的危機在文化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