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 自由論壇 | |
作者 Aries | 贊修 | |
2018-07-31 | |
【平凡人.非常事系列】
專訪平凡的小人物,背後的大故事。他們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不經意挖掘身世、史料的歷程,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是教科書以外的真實世界,也是人民產生台灣意識的縮影。這些點點滴滴的小故事,拼湊串連成台灣史。 我們善盡媒體責任,報導不為人知的真實故事,深化台灣歷史、文化。 【受訪者】 李筱峰教授,1952年生,台南麻豆人。台灣歷史學家,專長研究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擅長以心理學分析、評論政治人物。著有許多台灣史代表性書籍。青少年時期的學生李筱峰,如何180度轉變而覺醒?為何好奇去翻閱舊報紙?又發現什麼不為人知的家族事?對台灣歷史有什麼貢獻? 「平凡人.非常事」的「李筱峰專題」,將連載於此。 政大學生時期的李筱峰。圖片提供:李筱峰
政大退學記
1971年李筱峰就讀政大教育系時,思考應該停止黨化教育、推動民主自由教育的問題。大一時,「小市民的心聲」鼓吹大家不要從事學生運動,要以社會安定為主,他寫文章反駁。接下來慢慢走上「被退學」之路,他在後來的文章寫到:
大學二年級時,發表〈個性教育往哪裡去?〉一文,遭政治大學訓導處以「侮辱師長、破壞校譽」之名,記大過一次;大三那年,我又在同一雜誌[指《大學雜誌》]上發表〈奈何明月照溝渠?〉一文,引起甫上任校長的李元簇的震怒,最後終以原「罪名」外加「屢勸不聽」的理由,將我勒令退學。 [1]
〈個性教育往哪裡去?〉約1萬字的文章,其中一段以政大為例說明,學校以此開刀,認為「侮辱師長、破壞校譽」。他加碼再寫一篇〈我被記大過的感想〉在隔一期的《大學雜誌》,文章像是在反省自己,其實又在諷刺學校。
李筱峰在《大學》雜誌發表的〈我被記大過的感想-兼談學校教育對學生「文字事件」應如何處理〉文章。圖片提供:李筱峰 會寫〈奈何明月照溝渠?〉文章的前因是,大三他擔任學藝幹事,每次要計畫演講活動就被學校否決,但舉辦舞會、郊遊、烤肉等遊樂性質活動,學校就會編列預算讓學生遊玩。他說「我本將心託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因為情節重大、屢勸不聽,被政大記兩次大過,就勒令退學,這是1974年的事。
淡江讀歷史,打開新視野
讀到政大教育系三年級下學期修了120幾個學分“被踢出去”,他轉學到淡江文理學院(今淡江大學),從教育資料科學學系(今資訊與圖書館學系)二年級開始讀起。雖然名稱之中有「教育」,但屬偏重「資料」的圖書館系,讀了一年,志趣不合,再轉到歷史系,開始走入歷史研究。 原本就喜歡看書的李筱峰,在淡江經常跑學校圖書館,才發現「私立學校圖書館這麼棒」。政大的圖書館是閉架書庫,不能進入,要寫單子讓館員找館藏資料給讀者。淡江的圖書館是開架式書庫,整片圖書加上地毯,他就躺在地毯看書。 圖書館裡的「台灣資料室」,收集許多台灣相關的歷史和文學,也是引領他走入台灣史領域的關鍵。他看到《臺灣民報》的報紙,開始翻閱,發現有一位作者常常出現,而且名字很熟悉,「林秋梧」。 林秋梧在日本駒澤大學求學期間,開始發表有關宗教及台灣佛教改革的文章。此為他發表於《台灣民報》264號的作品〈唯物論者所指摘的歷史上宗教所演的主角(七)〉(昭和4年6月9日)。圖片提供:李筱峰
「我阿嬤(父親李建章的媽媽)叫林秋𪁏,記得阿嬤說過他哥哥叫林秋梧,我把文章影印下來,另外找到馮作民著、林衡道監修的《臺灣歷史百講》書籍,裡面有『美台團』的照片,回台南後問阿嬤,照片裡面有沒有妳認識的人?她比著書中的林秋梧說『這是我哥哥』!」確認林秋梧是自己的舅公後,他接著告訴阿嬤在圖書館的《臺灣民報》發現一堆舅公寫的文章。
台灣文化協會活動寫真部記念,拍攝於昭和2年(1927)1月4日,前排坐者,由右至左為林秋梧、林幼春、林獻堂、蔡培火、盧丙丁。圖片提供:李筱峰
這一年,是他在淡江大學的三年級,他開始著手收集、研究林秋梧的資料,「這是我開始走入台灣史的開端,從撰寫一個抗日人物起頭,他是我的親人!」
參考資料
[1] 李筱峰教授個人網站/捨我者,國民黨 成我者,成舍我,https://www.jimlee.org.tw/article_detail.php?SN=9225¤tPage=4&AtricleCategory=3(2018/6/27點閱)。
(未完待續,本文原載2018/7/31《讀報》)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2018年8月5日 星期日
【平凡人.非常事】李筱峰的故事(4):讀歷史打開新視野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