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19大前夕】人權團體:兩岸冰凍正是台灣重新思考國際參與的契機

新聞 - 新聞快報
作者 民報記者程士華   
2017-10-18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執行長今(17)日黃怡碧指出,中國正在對全世界擴張他們的的恐怖治理模式,直接出手干擾聯合國的人權組織運作。圖/程士華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執行長今(17)日黃怡碧指出,中國正在對全世界擴張他們的的恐怖治理模式,直接出手干擾聯合國的人權組織運作。圖/程士華
在中國共產黨即將舉辦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前夕,包括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等多個人權NGO今(17)日共同聲明,向中共政權提出抗議,同時也表達對中國人民追求民主的支持。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執行長黃怡碧指出,中國正在對全世界擴張他們的的恐怖治理模式,直接出手干擾聯合國的人權組織運作,然而面對此議題,正是台灣能夠思考如何站在人權立場上,參與進國際組織,與中國抗衡的契機。
5年一度的中國共產黨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於明(18)日在北京登場,將選舉產生中共第19屆的中央委員會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並直接影響未來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國政治最高領導人)中共領導權力核心的人選。
黃怡碧表示,在兩岸政府互動近乎冰凍的狀態下,反而是讓台灣政府重新去思考,應該如何積極、有意義地參與到國際秩序重構的契機。
黃怡碧指出,今年7月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曾作出一份報告,詳實地記載中國對於聯合國人權體制的侵害與干擾,不管是透過稀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所通過的各項決議,或是對每個獨立的聯合國人權專家以威脅利誘的方式,去阻撓他們所提出促進中國人權的主張。
黃怡碧表示,站在這樣的氛圍底下,台灣這片已經被世界人權體系隔離70年的土地,我們的政府應該開始思考,如何去重新連結國際人權團體,讓台灣重回這個行列。
黃怡碧表示,台灣應該善用相關聯合國人權相關機制,在其他國家對中國人權侵害噤聲的同時,針對中國人權狀況提交有說服力的報告;而台灣在企圖擴大經濟影響力與發展國際合作計畫時,更必須納入人權思維,不得以鄰為壑。
黃怡碧以新南向政策35億美元基礎建設基金為例,此金額跟中國經費相比是滄海一粟,與其用在硬體建設上,不如用來挹注有助於改善人權與民主等,這些良善社會的軟性建設。
黃怡碧表示,在其他傳統福利國家因新自由主義席捲、經濟不安全感驟升的情況下,加強對移民、難民管制的同時,台灣反而應該朝成為一個平等、包容、多元、負責的國際社會成員自許,推動包含建立合於人權法制的移工與難民制度的人權政策。
黃怡碧說,在世界其他國家因經濟考量必須對中國卑躬屈膝或靜默不語時,台灣反而必須挺身而出,因為中國法治與人權倒退,台灣都會是將首當其衝。
今日在立法院舉辦「中國製造:民主震盪與人權災難」記者會,是由西藏台灣人權連線、台灣人權促進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台灣教授協會及李明哲救援大隊等17個NGOs所共同舉辦,希望能在中共19大前夕,重申台灣應有的視野。
Source: 民報


引用台灣228網站:
http://www.228.net.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9156&Itemid=7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