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小國家,大政府

作者 李敏勇,詩人   
2016-04-20
台灣是一個小國家,卻是一個大政府國家。這是因為來自中國的包袱,「中華民國」的五權憲法架構,硬是在行政、立法、司法的分立三權加了恐龍式的考試、監察的不三不四框架。
新世紀以來,政府不斷進行所謂的精簡性改造,但似乎愈改組織愈多、愈大。看看衙門如豪門,官威好大、好威風。首長的派頭好嚇人,但國家就是陷在中國牢籠裡,更別說總統不太能走出國門了。
看看歐洲,特別是北歐國家。政治家的小小車子,精簡的隨扈,甚至不太看得到隨侍人員的平凡性,反映在台灣的就是受封建中國性或帝王架構影響的大陣仗。難怪升官發財還在拜神祭鬼的儀式呢喃。
就說行政體系的教育、科學和文化吧!現在的行政院有教育部、科技部、還有文化部。台灣比日本大嗎?日本的教育科學文化省,一個部三個廳就統括了相關全部事務。日本的教科文會比台灣遜色嗎?
教科文一體的概念,也反映在聯合國的組織上,視為相關的一個整體,也有再細分的角色。重點是,作為議會內閣制國家,像日本的行政部門首長,是有國會議員身分的政治家,得以參贊執政黨的政治大計。
台灣有時候也想「內閣制」、「內閣制」說個不停。「內閣制」是以國會為主體,但以立法院作為國會,長期受黨國專制獨裁的立法局形象影響,並無國之大臣養成的氣象,率多形成權貴商賈樣貌,讓人憂心。部會首長以學優則仕或事務官擢升居多,馬政權博士教授入閣一大堆,能力鴉鴉烏,人品也不出眾,這是黨國化現象累積弊病,馬時代更惡化。
扁八年,馬八年,現在小英政權要上路了。舊體制如何出現真正新政府?這是大考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政治重士社會,行政首長有些常常是缺乏政治家條件的附庸官僚和權力弄臣,視野與願景都欠缺,應該改進。新政府要如何有新政治?要決心也要見識。大破才有大立!
小國家要有小國家的政府架構,要拋棄虛妄的大國形式,踏實地在國家經營用心使力。大而無當,不是台灣的政府走向。要與中國有別,這應該是必要的體認。
(作者李敏勇,詩人)
Source: 自由時報/鏗鏘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