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建發
習近平這次在西雅圖的演講內容不卑不亢、能屈能伸、有理有力有節,詳實介紹中國國情又正面評價了中美關係,基本是一篇文情並茂的好文章。這篇講稿的意圖是討好美國,對美國進行全面的統戰。習近平深知,短期內,只要中國不稱霸,而願意謙卑與自制地與美國亦步亦趨地維持合作關係,分享霸權,那麼,中國未來在國際政經的影響力,應該還會繼續上升。至於稱霸,不妨放在長遠的未來。
8月28日習近平會見萊斯時說,中美要實現雙方「不衝突、不對抗」。這番話已顯示,習近平很清楚其以中國夢與亞洲夢為號召的國家發展,維持「在馬拉松賽程中緊追美國之後」、「溫柔地咬住美國」是當前中國外交政策的最上選擇。
習進平與夫人彭麗媛抵美。(REUTERS)
基於此一思維邏輯,習近平在美國人面前盤算處理台灣問題的對策時,必然也需考慮美國口中,台灣是其「至關重要的夥伴」(a vital partner)的立場。當習近平把美國高高舉起時,美國力量也自然緊壓在他的雙肩,這種狀態下,當他要處理自己說過的「如果兩岸雙方的共同政治基礎遭到破壞,兩岸互信將不復存在,兩岸關係就會重新回到動盪不安的老路上去」那句話時,就必須更小心。
首先,美國已清楚地表達兩岸沒有任何一邊可以片面改變現狀,而民進黨蔡英文五月份訪華府,也提到她的兩岸政策是維持現狀。如此,在美中台均衡的結構關係中,習近平如走過激路線,將違逆體系力量,反使自己陷入裡外不是的境地。這顯然不是他理智上所樂見的景象。
第二,習近平倡議「中國夢」、「亞洲夢」,在這次的演講中又提橫跨亞歐的「一帶一路」的大建設,他如因失控而引發周邊緊張,便會根本上衝擊到這個大戰略。至於他出訪美國前在南海的填海造地,所激起的緊張,不過是「先硬後軟」、「以攻為守」、「前兩步,退一步」的謀略作為。
第三,和平發展是中國對台政策的主軸,中國好不容易花了三十年爬到世界兩強的頂峰,對台灣開始起了統戰的優勢,不小忍會亂大謀;讓兩岸關係大退潮,是划不來的事。因此,話儘管可以講硬一點、霸一點,作為卻必須考慮兩岸穩定的長遠需求,於是,軟的一手仍是必要的。過去以來,中國政府面對菲律賓狀告國際法庭、越南大規模排華、以及緬甸在邊界的騷擾,都極盡吞聲忍氣之能,面對一個它一心想統戰的台灣,過激只有拖延時間,甚至大逆反。因此,當硬的話講過之後,只要別人願意給它梯子或它自己做得出梯子來,它便會若無其事地走下來了。
習近平在美國人面前盤算處理台灣問題的對策時,必然也需考慮美國對台立場。當習近平把美國高高舉起時,美國力量也自然緊壓在他的雙肩。(REUTERS)
第四,從大趨勢看,台灣更進一步綠化已不只是地方現象,明年延伸至中央執政機會越來越大。這是結構性現象,不是習近平講幾句話,就會由綠轉藍。習近平雖被他的下屬捧成毛鄧以來空前的強人,但畢竟不是神,無法做神的事。而蔡英文自宣布參選以來,相當低調、溫和,習近平如果太強勢、太霸道,只會加速把台灣更往美日陣營裡推,這應是北京最差的選項。
當然,以中國人的性格與政策慣性觀之,要共產黨與不接受九二共識的民進黨妥協是不可能的,冷對台灣、阻擾台灣仍是政策選項,但要升高貿易制裁或其他大動作的可性應該很低,畢竟那會帶來區域的緊張。就算做了,也只能是虛張聲勢的測試,屬心理戰的範疇。習近平心裡很清楚,一旦地動山搖說沒有嚇著台灣,或讓台灣轉出自己的路,反而會得不償失。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地動山搖」的意義在於心理震攝,讓人生恐懼之心。被恐嚇者如不怕,威脅便自動消失。而冷處理或折騰台灣的結果讓兩岸人民心理距離更遠,作為兩岸黏著劑的語言與文化,無法有助於溝通,反而加深交惡的根源。品質惡化的兩岸關係對中國的發展必然是負擔,並潛存危機。
習近平心裡很清楚,一旦地動山搖說沒有嚇著台灣,或讓台灣轉出自己的路,反而會得不償失。(AFP)
「欺善怕惡」一直是極權政權的特質與慣性,其根據在於:理論上,高度集權,資訊流通與決策制定都集中於少數人手中,在這種體制下,論證品質不佳、決策風險特高,因此最終的選項會傾於保守、隱忍與粉飾。越南反中、緬甸騷擾邊境、香港占中、張志軍來台被潑漆,最後北京都選擇隱忍與粉飾太平。南海擴建島礁過程,當美國以具體行動展示肌肉時,中國的高層將領就在美國講軟話。文革這一代人最暴衝,但也最有伸縮性,用台灣的話講就是「會死,會活」。
處理心理威脅的上策還是勇敢地正視與面對,並決心採取長期的避險對策。最下策是在底線上的妥協。妥協將招徠永無止境的威脅。馬英九最支持「一個中國原則」,但第二任期被逼到深水區,進退維谷。路遙不需愁日暮。與中國為鄰,必要忍受騷擾。
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就像長途飛行,偶遇氣流,顛簸異常,心理不免恐懼,但終究中國仍無力改變整個氣象系統,亂流只是個小小的波動,機身只要做好平衡,勇敢穿越過,又會進入另一穏定狀態。在亂流的撞擊下,只要台灣如美國所期待的不挑釁、勇於交往與對話、維持現狀地持續向民主與文明的道路前進,台灣終會脫困。
西諺:天助自助者。台灣應積極爭取國際的支持與奧援,但首要是自己展現抗壓力。台灣也要做好自己,讓最先進的思想與制度在台灣生根。台灣更要對國際社會作出貢獻,成為國際社會重要而有價值的夥伴。
習近平這次在西雅圖的演講內容不卑不亢、能屈能伸、有理有力有節,詳實介紹中國國情又正面評價了中美關係,基本是一篇文情並茂的好文章。這篇講稿的意圖是討好美國,對美國進行全面的統戰。習近平深知,短期內,只要中國不稱霸,而願意謙卑與自制地與美國亦步亦趨地維持合作關係,分享霸權,那麼,中國未來在國際政經的影響力,應該還會繼續上升。至於稱霸,不妨放在長遠的未來。
8月28日習近平會見萊斯時說,中美要實現雙方「不衝突、不對抗」。這番話已顯示,習近平很清楚其以中國夢與亞洲夢為號召的國家發展,維持「在馬拉松賽程中緊追美國之後」、「溫柔地咬住美國」是當前中國外交政策的最上選擇。
習進平與夫人彭麗媛抵美。(REUTERS)
基於此一思維邏輯,習近平在美國人面前盤算處理台灣問題的對策時,必然也需考慮美國口中,台灣是其「至關重要的夥伴」(a vital partner)的立場。當習近平把美國高高舉起時,美國力量也自然緊壓在他的雙肩,這種狀態下,當他要處理自己說過的「如果兩岸雙方的共同政治基礎遭到破壞,兩岸互信將不復存在,兩岸關係就會重新回到動盪不安的老路上去」那句話時,就必須更小心。
首先,美國已清楚地表達兩岸沒有任何一邊可以片面改變現狀,而民進黨蔡英文五月份訪華府,也提到她的兩岸政策是維持現狀。如此,在美中台均衡的結構關係中,習近平如走過激路線,將違逆體系力量,反使自己陷入裡外不是的境地。這顯然不是他理智上所樂見的景象。
第二,習近平倡議「中國夢」、「亞洲夢」,在這次的演講中又提橫跨亞歐的「一帶一路」的大建設,他如因失控而引發周邊緊張,便會根本上衝擊到這個大戰略。至於他出訪美國前在南海的填海造地,所激起的緊張,不過是「先硬後軟」、「以攻為守」、「前兩步,退一步」的謀略作為。
第三,和平發展是中國對台政策的主軸,中國好不容易花了三十年爬到世界兩強的頂峰,對台灣開始起了統戰的優勢,不小忍會亂大謀;讓兩岸關係大退潮,是划不來的事。因此,話儘管可以講硬一點、霸一點,作為卻必須考慮兩岸穩定的長遠需求,於是,軟的一手仍是必要的。過去以來,中國政府面對菲律賓狀告國際法庭、越南大規模排華、以及緬甸在邊界的騷擾,都極盡吞聲忍氣之能,面對一個它一心想統戰的台灣,過激只有拖延時間,甚至大逆反。因此,當硬的話講過之後,只要別人願意給它梯子或它自己做得出梯子來,它便會若無其事地走下來了。
習近平在美國人面前盤算處理台灣問題的對策時,必然也需考慮美國對台立場。當習近平把美國高高舉起時,美國力量也自然緊壓在他的雙肩。(REUTERS)
第四,從大趨勢看,台灣更進一步綠化已不只是地方現象,明年延伸至中央執政機會越來越大。這是結構性現象,不是習近平講幾句話,就會由綠轉藍。習近平雖被他的下屬捧成毛鄧以來空前的強人,但畢竟不是神,無法做神的事。而蔡英文自宣布參選以來,相當低調、溫和,習近平如果太強勢、太霸道,只會加速把台灣更往美日陣營裡推,這應是北京最差的選項。
當然,以中國人的性格與政策慣性觀之,要共產黨與不接受九二共識的民進黨妥協是不可能的,冷對台灣、阻擾台灣仍是政策選項,但要升高貿易制裁或其他大動作的可性應該很低,畢竟那會帶來區域的緊張。就算做了,也只能是虛張聲勢的測試,屬心理戰的範疇。習近平心裡很清楚,一旦地動山搖說沒有嚇著台灣,或讓台灣轉出自己的路,反而會得不償失。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地動山搖」的意義在於心理震攝,讓人生恐懼之心。被恐嚇者如不怕,威脅便自動消失。而冷處理或折騰台灣的結果讓兩岸人民心理距離更遠,作為兩岸黏著劑的語言與文化,無法有助於溝通,反而加深交惡的根源。品質惡化的兩岸關係對中國的發展必然是負擔,並潛存危機。
習近平心裡很清楚,一旦地動山搖說沒有嚇著台灣,或讓台灣轉出自己的路,反而會得不償失。(AFP)
「欺善怕惡」一直是極權政權的特質與慣性,其根據在於:理論上,高度集權,資訊流通與決策制定都集中於少數人手中,在這種體制下,論證品質不佳、決策風險特高,因此最終的選項會傾於保守、隱忍與粉飾。越南反中、緬甸騷擾邊境、香港占中、張志軍來台被潑漆,最後北京都選擇隱忍與粉飾太平。南海擴建島礁過程,當美國以具體行動展示肌肉時,中國的高層將領就在美國講軟話。文革這一代人最暴衝,但也最有伸縮性,用台灣的話講就是「會死,會活」。
處理心理威脅的上策還是勇敢地正視與面對,並決心採取長期的避險對策。最下策是在底線上的妥協。妥協將招徠永無止境的威脅。馬英九最支持「一個中國原則」,但第二任期被逼到深水區,進退維谷。路遙不需愁日暮。與中國為鄰,必要忍受騷擾。
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就像長途飛行,偶遇氣流,顛簸異常,心理不免恐懼,但終究中國仍無力改變整個氣象系統,亂流只是個小小的波動,機身只要做好平衡,勇敢穿越過,又會進入另一穏定狀態。在亂流的撞擊下,只要台灣如美國所期待的不挑釁、勇於交往與對話、維持現狀地持續向民主與文明的道路前進,台灣終會脫困。
西諺:天助自助者。台灣應積極爭取國際的支持與奧援,但首要是自己展現抗壓力。台灣也要做好自己,讓最先進的思想與制度在台灣生根。台灣更要對國際社會作出貢獻,成為國際社會重要而有價值的夥伴。
引用網址如下: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45538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