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是自由貿易或籠中鳥經濟?

2014-07-21
馬政府的經貿政策雖然披著各種不同的外衣,本質上卻是萬變不離其宗,就是獨沽一味,向中國傾斜,將其視為解救台灣經濟倒退的唯一藥方。而為了達成向中全面傾斜,同樣是一招走天下,即訴諸扭曲與恐嚇︰首先,強化民眾的危機感,聲稱不與中國做更緊密的經濟連結,就會被邊緣化。其次,將近年來南韓經濟的突飛猛進歸功於其努力推動自由貿易協定(FTA)。尤其,恐嚇年底中韓FTA即將簽署,對我經濟勢必造成嚴重衝擊,因此我國必須儘快通過服貿、貨貿、自經區,方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
其實,自由貿易與區域經濟整合雖已蔚為全球潮流,但其利弊得失卻有不同看法。一派認為世界逐漸整合出各式各樣的經濟區塊,建構一套相同的金流、物流與服務、製造的標準,減免關稅,可加大貿易的速度與規模,發揮龐大的綜效,有利於參與的國家。另一派則強烈質疑自由貿易的好處。其中,對於全球化造成貧富差距擴大深有研究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認為,錯誤的自由貿易會傷害公眾利益。《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瑪斯.艾德索則清楚點出,自由貿易使得美國製造業和服務業工作者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表示,與中國或其他新興市場自由貿易的結果,雖然消費者因為能買到較便宜的進口產品而受惠,但勞工卻成了受害者。
平心而論,自由貿易的利弊雖然眾說紛紜,但觀諸今日人類所享有的繁榮,大抵可以得到自由貿易利大於弊的結論。只是它的利弊程度顯然因國家而異,尤其對台灣來說,不對FTA的內涵進行深刻檢討,經濟發展反而可能受害。主要癥結在於,我國推動FTA的障礙在於中國,中國真正意圖是使台灣成為其經濟政治的附庸,但馬政府卻寄望於中國,期待以自我的妥協、矮化,化解中國的反對,使其「允許」台灣在一中架構下,與其他國家簽署FTA,加入國際經濟整合。換言之,馬政府的經貿政策本質上存在嚴重矛盾,縱使台灣在中國的同意下,在FTA與區域整合上獲得進展,但經濟主導權勢必喪失殆盡,淪為中國的附庸,因此對台灣經濟絕對弊大於利。
事實上,過去的加工出口政策,低廉卻高素質的勞動力,加上租稅優惠,打造出強大的製造業,這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因,而自由貿易是果,因果俱足,方能締造經濟奇蹟。另外,從馬政府最喜歡舉例的南韓看來,它的出口總額贏過台灣是在一九九四年,到了二○一一年台灣出口總額已降至南韓的五十五%。由於韓歐盟FTA係於二○一一年七月生效,韓美FTA更是二○一二年才生效,因此台灣出口大幅落後於韓國,絕非南韓推動FTA之故,而是南韓產業在技術與品牌上的提升所致。反觀台灣落後南韓的趨勢,卻跟產業外移的規模相吻合。台灣企業大舉西進始於一九九○年代,至馬政府執政後,海外生產比攀升至五成以上,這一路以來,台灣的出口輸給南韓是愈來愈多。
由此吾人似乎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台灣失去了製造業的根,才是競爭力衰退、經濟發展停滯的主因,跟FTA數量的多寡無關。前財政部長嚴慶章也提出相同的觀點,台灣過去能夠創造經濟奇蹟,很重要的因素是製造業留在台灣,資本形成後,繼續在台灣生產,但目前逾五十三%的外銷訂單不在台灣生產,對台灣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他的處方則是建議應將「MADE BY TAIWAN」(由台灣製造)轉為「MADE IN TAIWAN」(在台灣製造),工作機會才會留在台灣。至於FTA因政治因素無法順利開展,嚴慶章認為根本不用擔心,由於我國是WTO成員國,WTO下一回合談判可望全面鬆綁貿易障礙,屆時歧視性效果就幾乎解決了。
總之,當前政府的要務,不在強求中國抵制下的FTA,而是學習美國總統歐巴馬推動的製造業回流,提出具體有效的指示扶植本土製造業,吸引外資的直接投資,全力復興台灣產業,才能真正提振經濟。若是沒有製造業的根,卻追求FTA,那只是在為中國打工罷了。尤甚者,一旦服貿、貨貿、自經區通過,台灣經濟也將失去自主性,淪為中國的籠中鳥經濟,那將是一場大災難。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社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