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 大地新聞報導 |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
2013-01-29 | |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堪布分享-1
今天是「札西說札西」的新書分享會,許多讀者沒有去過圖博,需要一些正確的畫面進入此書中的故事。堪布是一個喜歡寫作的人,若能以準確原則表達出真正思想,如理如法的味道才會出來。而圖博文化的基底則為佛教,透過和小孩說故事的形式來宣揚圖博文化,希望更多人支持、認識圖博,並同情圖博目前的命運。圖博神話故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故事原型是格薩爾王,格薩爾王的傳記是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記載世界最長的傳記,此外更是蓮師化身(蓮花生大士、咕嚕仁波切、於圖博佛教前宏期將密法帶入圖博第一人)與康巴人,故格薩爾王的故事和康巴人的生活交互影響。
佛陀釋迦牟尼也曾說:從懷疑中得到解脫。先觀察、正確了解,才能有屬於自己的思想和方向。因此支持圖博之前先要認識圖博,而非感覺上認為圖博目前的處境很可憐而同情圖博,讓世人了解圖博在地球上的地位和價值,尤其是在思想上的精神價值,所以必須先認識圖博文化。 雖然此書是童話故事繪本,但許多讀者其實並不是兒童而是大人。在教育上,神話對於兒童正面影響很大。神話不僅僅是謊言和虛構,而是超越五識(眼耳鼻神身)而不可思議。人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非常狹小有限,神話故事正可以提供超越身識的思想材料,使人的思想更豐富廣大。 書中小札西最後進入一個山洞,到了人間的香巴拉、中原文化中的世外桃源、西方眼中的香格里拉,或是密續(佛陀教法中分為顯教的經與密教的續,又稱Tantras,藏傳佛教各派中,各有不同的道次第與分類)中的香巴拉淨土,不同文化背景有著不同的理解,但世界各地都有地下人的傳說故事,書中故事便以此作為開展。 堪布分享-02
人的觀點是非常有限和狹隘的,所是釋迦牟尼佛也說人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最究竟,這當中包含小孩,遂以神話故事的方式將小孩帶入另一個境界。圖博被稱為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也許是海拔高度或其他原因,目前世界上許多地方的自然生態都被破壞,圖博亦然,但仍有一些地方仍保有豐富自然資源和景觀。這些都是書中要呈現的圖博畫面。另一方面,札西是圖博最常見到的名字,書中指的札西並非某人或堪布本人,是對圖博一般兒童的泛稱,堪布以許多圖博小孩和母親關係的照片闡述母愛。為何要說明此點?雖然堪布身為出家人,但對母親的感情絲毫沒有減少,這也是大乘佛教,特別是阿底峽尊者所傳授「修心七要」中,視一切有情眾生為母親,進而才能升起大悲心。在修習皈依發心時也需要如此觀修,視一切有情眾生如母,在修行的道路上非常困難也非常重要。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影片】堪布澤仁札西《天使看不見》(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