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孫叔敖與兩頭蛇

北投阿桑 2012/11/02



翡翠響尾蛇之後,我的山蘇又長出「兩頭蛇」。
我想起小學有「孫叔敖與兩頭蛇」這麼一課。記得這個姓
孫的小朋友拿石頭砸死一條「有兩個頭的蛇」後,哭著跑
回家。至今印象猶深的是:老師把這條有兩個頭的蛇講得
很可怕,讓所有小朋友立下:「將來見到蛇,一定要打死
它」的偉大志向!
我去google搜尋~竟然還有這篇文章,有人把它列為「親
子詩文齊共賞、二年級」的材料~這應該是給小學二年級
的小朋友與長輩一起「古文欣賞」吧?
http://www.apstht.edu.hk/resources/chi_li/p02a.htm#00
請大家先回味這份「兒時情懷」:


孫叔敖埋兩頭蛇

王充(論衡)

孫叔敖為兒之時,見兩頭蛇,殺而埋之。歸對其母泣,母問其故,對曰:「我聞見兩頭蛇死;向者出見兩頭蛇,恐去母死,是以泣也。」其母曰:「今蛇何在?」對曰:「我恐後人見之,即殺而埋之。」其母曰:「吾聞有陰德者,天必報之,汝必不死,天必報汝。」叔敖竟不死,遂為楚相。

 

一 作者簡介

王充(公元27—97?),字仲任,會稽上虞(今屬浙江省)人。出身寒門,後來到了洛陽,隨當時的大儒班彪學習,他喜歡博覽群書而不拘守於章句的解釋;為人不慕富貴,曾經任官,後罷官在家,從事著述。

 

二 注釋

孫叔敖:春秋時楚國人,楚莊王時任百官首長的令尹。

敖:粵 [熬]

兩頭蛇:生活在中國中南部的一種無毒蛇。尾部圓鈍,有與頸部相同的黃色斑紋,驟看頗似頭部,且有與頭部相同的活動習性,故稱兩頭蛇。

兒:此處指小孩子。

見兩頭蛇死:看見兩頭蛇的人會死掉。

向者:指過去了的時間,之前。

出:外出。

恐去母死:恐怕會死去,離開母親。

去:離開。

後人:後來經過的人。

陰德:暗中為別人做了好事的行為。

報:回報。

 

三 賞析重點 (註:綠字是我補上去的)

文通過孫叔敖埋兩頭蛇的故事,刻畫了小孩的善良本性。

孫叔敖小時候,一次在外遊玩,看見一條兩頭蛇,立刻把牠殺死並埋掉了。回到家裏,他一看見母親便哭起來。母親問他甚麼原故,他告訴母親剛才在外面玩耍,看見了一條兩頭蛇。他聽人說過看見兩頭蛇的人會死掉,他怕自己很快會死去,開母親,所以傷心地哭起來。

小學二年級就讀這篇文章!
我忽然覺得:小學老師對小孩子的啟蒙責任真的很重大!
用現代的眼光看這篇文章~~它可是一篇負面教材哪!
至今,我一直以為孫小毛殺的,是一條毒蛇,而且是會咬
「兩次」的、有兩個頭的蛇。
如今,這條蛇其實是條「長得很像有兩個頭,其實只有一
個頭」的「無毒的蛇」!
既然無毒,殺它作啥?
我的小學老師當年沒有教這些,但我記得很清楚,她告訴
我們:「毒蛇很可怕,有兩個頭的毒蛇更可怕…見到蛇
要學孫叔敖拿石頭砸死它…小朋友~你說好不好?」
「好~~~」大家大聲吼,用力地點頭…
接著,老師也教我們:「因為孫叔敖很善良,把蛇埋了、
不讓別人看到也死翹翹,所以善有善報,他後來做了大
官…」
不知道現在的小學老師,教這課時,會不會告訴小孩
「這條兩頭蛇其實只是長得像,並不是真的有兩個頭」、
也能理性地從護動物的立場來告訴小朋友:「如何面對
一條無毒的、無害的蛇」,又~
「哪怕是條有毒的蛇,它對生態循環還是有相當的貢獻,
我們絕不可以任意地剝奪它的生命!」
如果我要求得更多…
老師會不會進一步告訴孩子:
「看見這種蛇就會死掉,是迷信!」
「孫叔敖後來當了大官,跟他殺蛇、埋蛇完全無關,是他
後來自己努力讀書、參加科舉考試、得到皇帝賞賜…」?
這篇文章,在我看來,根本是把一個小孩的無心之過美化
成為加官晉爵的終南途徑!
換作我,我會把這課當作環保的負面教材來教,除了要
花很多時間教小朋友認識「蛇」這種動物外,還要教他們
如何愛護動物、當然,一定要扣個大帽子給他們:如何讓
自己成為對大自然、對社會有用的人。
最後,我會麼作結論:
小朋友,我們要不要愛護動物?
小朋友,我們要不要努力讀書?
小朋友,我們要立志做大官,還是立志做大事?
我想,我還會帶著小朋友一起到山上去「實習」,如
果還能遇到一條蛇,那就太好了!
我想~
我始終很清楚:在當前的教育氛圍下,我為什麼無法教書
教到退休的原因!
〔 資料來源北投阿桑 | 引用網址/留言討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