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2日 星期日

舉起本土化的弓箭,對抗「去台灣化」暴力

新聞報導 -
作者 鄭清鴻   
2012-08-12
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手冊的事件層次
日前報載台南市教育局承辦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因會議手冊使用平埔族人物背弓箭逐鹿的圖片,竟被教育部國教司二科以「有暴力傾向」、「擔心動保人士抗議」之由打回票;以台灣圖案為底印上「局處長」三字的封面設計,又引起「讓人有台獨聯想」而被要求更改設計,甚至將封面顏色更改為藍色。註1 此舉即刻引來網路對教育部的撻伐,以及平埔族人、教育與動保團體的嚴正抗議註2 ,而教育局與教育部之間的協商是否會「把弓箭還給平埔族」,目前則尚不得而知。

雖然教育部要求南市教育局更改封面設計的理由可笑至極、破綻百出,但是手冊事件從表面到底層,卻隱然存在著國民黨執政下一貫的教育邏輯。我們可以說,這次事件肇自教育部國教司二科承辦人員對於平埔族文化的無知,但是倘若教育部人員的文化素養低落至此(連封面顏色都不放過),我們更必須檢討的層次是:台灣自實施本土教育以來成效究竟如何?本土教育又在國民黨重新執政下的當前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作為國民黨「去台灣化」的一環

過去國民黨黨國體制下的台灣教育充斥著虛幻的大中國意識,不但無視於台灣人與土地的連結,更忽略了台灣既有的歷史經驗與文化資產,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在許多台灣文學、文化研究相關系所以及國家級台灣文學館以設立的當下,都還能聽見「台灣哪有文學?」一類的質疑或曲解。註3 我們當然也就不難理解,在長期的戒嚴體制之下,台灣本土如何缺席於國民黨以「中國化」為最高指導原則的教育內容當中。

台灣人可以說是在1980年代末期,解嚴後相較鬆綁的社會態勢中,才真正有機會面對這塊土地上的歷史。以台灣為主體,以台灣為教材編制的取材對象本應理所當然,但是1997年由國立編譯館所編撰的《認識台灣》歷史篇,卻惹來「去中國化」、「台獨」的爭議。而今年六月,教育部召開高中歷史教科書協商會議時,竟空降編審委員,並以郝柏村2月21日聯合報投書作為「民眾建議意見」,企圖修改台灣歷史教科書的史觀,而馬總統更是作出了「教科書內容宜符合《憲法》的既定國策,支持台灣史、中國史應合併為『本國史』」的荒謬表態。註4

歷史如此,語文又如何?讓我們回到台灣文學相關系所的成立脈絡下來看。台文系所的誕生,原是教育部為培訓九年一貫鄉土教育師資而設,事實上教育部專案報告內容當中,也很理所當然地將「增設台灣語文、文學及原住民相關系所,發揚台灣本土文化」列為「國家語言推動」的實績。註5 但是就「語言推動」而言,台文系所到底輸出了多少符合此條件的鄉土教育師資?而台灣文學研究積累至今,有多少真正進入教育體制?國文教科書所收錄的「台灣文學」比例又有多少?

儘管從表面上來看,本土化似乎是進入了體制內掀起了一些波瀾,但在政黨輪替之後,國民黨的執政顯然為本土教育的積累帶來扼斷的危機。台灣人熱切的自我追尋,探問自己身為「人」和台灣這塊土地之間關聯何在的種種實踐,終究遭受到傾中政府「去台灣化」的意識型態所壓抑。更可悲者,是連「有暴力傾向」、「擔心動保人士抗議」都可以成為理由,連地圖都不能用。或許我們要擔心的,並不是一個連合理說詞都想不出來的官僚體制,而是未來,國家暴力已然不需要藉口。

不能「台灣化」卻可以「中國化」?

會議手冊事件表面上是荒謬可笑的藉口,但事實上所暗示的卻是在國民黨執政下本土化教育的危機,以及更深層的政治焦點:也就是反對「讓人有台獨聯想」的「中國化」意識形態。光是一張地圖,就能觸動這種意識形態的敏感神經,這無非是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心虛表現。把台灣人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意識簡化成「台獨」也罷,但相較之下,馬政府所謂「不統、不獨、不武」,卻無意識中露出反對「台獨」的意識形態馬尾。在此姑且不論「台獨」的內涵,我們先要問的是:為什麼在台灣居住的人們,不能追求以台灣為主體的知識與認同,偏偏要迷失在以中國為主體的虛無經驗中?更甚者,執政者還企圖竄改台灣歷史、扭曲台灣文化?此次事件所爆發的討論,已可謂「孰不可忍」。在眾多失去台灣主體性,持續輸掉底限的自我矮化過程中,我們已經不清楚馬總統所謂「不統」的主張,到底能發揮多少維持現狀的力量?而以中國為主體的教育,該是台灣人需要的嗎?

我們要的,是讓平埔族拿回自己的弓箭,讓台灣人認識屬於台灣人的台灣。

(作者為台師大台文系碩士生)

註解:
1 〈平埔族背箭 教部稱有暴力傾向〉,2012/7/26,《自由時報》,
全文網址回到內文
2 〈弓箭狩獵暴力?平埔族人轟教部文化無知〉,2012/7/27,《自由時報》,
全文網址回到內文
3  參見Jay,〈魯迅是誰?〉,《極光電子報》第280期,2011/12/20,頁14。
回到內文
4 〈歷史教科書爭議 馬:支持遵憲〉,《中時電子報》,2012/07/13,
全文閱讀回到內文
參見回到內文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