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影片】《黃昭堂追思文集》與《建國舵手黃昭堂》聯合新書發表會

新聞報導 - 自由論壇
作者 TWIMI | 獨立媒體   
2012/03/06, Tuesday

獨立媒體 YouTube播放清單頻道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與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於2月26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建國舵手黃昭堂》與《黃昭堂追思文集》新書發表會暨座談會,座談會主持人張炎憲教授表示,活動選在228大屠殺65週年前夕的原因,是因為228大屠殺是影響台灣最重大的事件,也是戰後台灣人獨立運動的開端。黃昭堂主席受此影響,不只居留日本期間研究台灣史,更投入台灣獨立運動,每逢228時,就舉行228 紀念會,或上街頭向國民黨政府示威。因為228對黃昭堂有特殊的意義,所以特別選在228的前夕出版這本書, 是為了追念他一生為台灣獨立運動的付出,也是為了能彰顯台灣人歷經228苦難後的覺醒與建國意志。



黃昭堂(1932-2011),出生台南七股,東京大學、昭和大學政治學教授,不僅著作等身,專攻台灣國際法地位,更自1960年與王育德等人組台灣青年社、創刊《台灣青年》雜誌後,不惜一切代價流亡海外34年,終生投入台獨運動。他及那個世代台灣知識分子,面對國民黨威權統治壓迫,堅持台獨理念與運動的勇氣與智慧,為所有有志於建國的台灣人,留下重要的歷史記憶資料庫。


張炎憲教授指出原本這本黃昭堂主席的傳記在2006~2007年就要出版,但黃昭堂主席採取從容的校稿速度,一直說要慢慢來,怎知一拖就拖到2011年,後來拖到 11 月2日,張炎憲教授原本打算繼續做1992年之後的部分,但交稿之後兩個星期,黃昭堂主席因鼻腔手術,突然動脈剝離而過世。張炎憲教授感覺或許冥冥之中有上帝在安排,讓黃昭堂主席有所預感,才會在11月2日交稿吧,因為黃昭堂主席雖是晚年才受洗為基督教徒,但主席很虔誠地信仰上帝,相信上帝的力量會幫台灣走出一條很好的道路。



出席座談會的人士還有前台獨聯盟主席張燦鍙、前駐日代表羅福全、詩人李敏勇、歷史學家李筱峰。張燦洪表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活得有沒有意義,而不在於活的時間長短,雖然黃昭堂主席在世很久,但更要的事黃昭堂主席一生,因為從事台獨運動,顯得更有意義。李敏勇談到對黃昭堂的三大印象就是,謙和、大器與幽默,有主席在的場合氣氛都會很融洽,黃昭堂也把Nationalism(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取諧音講成「那想那利斯文」(台語)。直到黃昭堂夫人過世之後,黃昭堂主席才開始顯得孤寂,因為黃昭堂夫人一路走來始終支持黃昭堂在日本從事台獨運動。羅福全則是強調黃昭堂主席當年在日本所創辦的「台灣青年」,對於當時海外留學生的啟蒙與鼓舞,黃昭堂敢勇於現身,激發了台灣青年對時局的不滿,使得更多留學生與知識青年投入台獨運動這條路。李筱峰則提到「六十分鐘快讀台灣史」這本書,就是受到黃昭堂主席的鼓勵而寫出來的,因為黃昭堂主席跟他說,太厚重的史書一般人都較難讀完,李筱峰並強調政治覺醒來自歷史意識,而了解歷史最好的方法就是讀傳記,所以他要把這兩本新書列成學生的必讀清單。


張炎憲教授在結論時表示,黃昭堂主席曾走過台獨運動最黯淡的時刻,人生經驗豐富,從訪談中跟黃昭堂主席學到很多智慧,每次的訪談都是一種享受,要了解黃昭堂一定要了解當年的黃昭堂,因為當年有228、白色恐怖、兩蔣獨裁,但黃昭堂敢站出來從事台獨運動,實際下去做,或許現在環境看起來那沒什麼,但當時那個艱難的時代,有幾個人敢那樣做呢?尤其當年國民黨正與日本交好,所以在日本從事台獨運動更是困難重重,台灣青年社很多人離開了,但黃昭堂是唯一堅持到底,從一而終的人,黃昭堂的精神就是他認為他一生最有意義的事就是從事台獨運動,而黃昭堂不僅在學術上有成就,在台獨實踐上也有所成就,黃昭堂走的路跟台獨歷史是結合在一起的,黃昭堂所留下的精神遺產就是象徵台灣人的志氣與堅強意志認為台灣要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儘管黃昭堂幽默又親切常常化解許多問題,但黃昭堂沒有背叛過台獨運動,這是黃昭堂主席最令人感念的地方,張炎憲教授指出如果每個人都能學習黃昭堂堅持台獨運動的精神,在自己的崗位上奮鬥,這就是黃昭堂主席最大的願望。最後張炎憲教授感動表示,他很感謝台灣這塊土地上有那麼多人一起為了台灣獨立運動而打拼。

更多照片,請點擊上圖,連結至 活動相簿




《建國舵手黃昭堂》新書搶先看
[內容簡介][目次][序一][序二][導言][後記]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