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中國人的真面目-我讀我見(4)

新聞報導 - 楊緒東專欄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楊緒東醫師   
2011/12/22, Thursday

(photo source:《中國人的真面目》一書,逐漸漢化的少數民族)

*粗體字為楊緒東醫師撰寫之書評

強人出頭,武裝起義,不必有什麼「理由」,只要能「填飽肚子」,免於飢餓就可以了


中國的革命,雖大多由民眾帶動形成革命,但是要有強力的領導者,民眾才會加入革命,勉強可免於飢餓。而對於這強力的革命指導者,民眾只有盲目遵從,沒有選擇的權利,不得不聽從。若不聽從則被追逐、殺害,也就是非敵即友,絕無第三條路可行。


如前面所述,中國只有王道與霸道這兩種。所謂王道,是指理想帝王所採行的軟性統治,所謂霸道是「力」的苛酷統治,但這兩者皆屬獨裁者的統治。因此,民主主義無法產生,筆者既不相信王道亦不相信霸道,而是提倡「民道」,主張走人民路線的思想;但對中國人而言,無論今昔,王道皆是一種政治理想,認為王道的主宰者即是偉大的領袖。
連根藤,1993,”破壞自然與食人導致的革命風土”,《中國人的真面目》,前衛,台北,p.88。


中華DNA的想法,殭化新生代。


在中國家庭中長大的小孩,自幼即被灌輸「敬老尊賢」,絕對不可違背長上的想法。筆者所稱中國人的中華思想,是像基因般的遺傳於中國人的身體當中。因此,中國人已習慣於此,認為生存於這種社會是一種宿命。


中國人絕無改變這種中華思想基因的想法,因為假若改變了即不成為中國人了。他們一直在拼命學習中國的偉大之處,同時亦自認自己是偉大的,一旦改變則自己的意義就喪失了。文化層面上的認同感失去了,即會出現嚴重的喪失感,因此繼續遮住眼睛,想像自己是偉大的,根本不想睜開眼睛看清事實。


中國人絕對不去反省中國到底那裡偉大,這與中國人注重過去歷史、對聖人化的人,和聖典化的書不准批評的風土有關。
連根藤,1993,”破壞自然與食人導致的革命風土”,《中國人的真面目》,前衛,台北,p.91。

中國人口暴增會有「人禍」,人口的消長有其「叢林法則」。



約三百年的周期,又分成繁殖期與革命期,繁殖期人口逐漸增加,新王朝的統治進入安定期,生活因稍豐裕而增加生育。中國人以「百子千孫」為理想,無限制的大量生產。人口的增加,突破生產力最高限後仍繼續增加,因生產力趕不上人口的增加,糧食出現危機。在過去的歷史中,中國人口的最高限為一億,接近一億程度的人口時,則生物學上的「適正數的法則」開始作用,很自然地會發生天災、饑饉、戰亂等,社會又進入革命前期,此種循環周而復始。所謂革命期約有六十年,筆者稱這種革命為自然革命、新陳代謝等各種名稱。因為這種革命發生的原因是自然產生的,比社會主義者及馬克思主義者創造的「革命」一詞,含有更廣泛意義的概念。
連根藤,1993,”破壞自然與食人導致的革命風土”,《中國人的真面目》,前衛,台北,p.102。


大混亂的革命期,具有處理大規模過剩人口的機能,在處裡人口之後,新王族誕生。病弱的人遭到淘汰,強的人獲得生存,成為指導者,他們擁有力量深具殘虐性,不相信他人,企圖將對手完全殲滅殺絕。不僅是將對手的肉體毀滅,還破壞他們所有的文化,殘殺對方的子孫。不如此恐遭對手殘黨企圖捲土重來而蜂起復仇,徹底的不信感可見一斑。
連根藤,1993,”破壞自然與食人導致的革命風土”,《中國人的真面目》,前衛,台北,p.105。


毛澤東、鄧小平的想法認為,人口過多,多到追不上生產力。因為長期趕不上最後陷於比印度更貧窮的狀態,在那種情形下除了讓階級制度復活以外別無他途。統治人口過多而貧窮的國家,採取階級制度是不得已的必然方法。大家吃得飽時談平等;吃不飽時,你一半。其實,無論多麼貧困的時候,自認為是中國菁英的高級幹部、共產黨員仍行使特權,比一般民眾過得更優渥的生活,這種事情絕不是最近才有的。因此中國共產黨被諷刺為「分貧的」「中國共貧黨」。
連根藤,1993,”破壞自然與食人導致的革命風土”,《中國人的真面目》,前衛,台北,p.108。


保種、保命、保本,使得中國無法成為國際村的「世界公民」。


中國人的三大幸福是為財子壽,也就是多錢、多子、多壽三項。「百子千孫」對中國人而言,不但是一種理想,同時也是一種本能。


中國人為何以「百子千孫」為目標,這無非是不信用他人,因無法信賴他人,才自己生小孩來接掌事業,這是百子千孫的基本想法。


因為各自以「百子千孫」為目標,努力於「生產」,人口就急速增加,結果生產力趕不上人口成長率,最後只得靠自然的新陳代謝。最初因地域性規模的天災、戰亂,人口壓力雖可獲得某種程度紓解,但到了無法收拾時,一口氣有一半以上遭到殺害,大量的人員犧牲之後,接著生產力才趕上人口,經濟力因此再增加。


弱者遭淘汰,老廢物被排泄後體質轉強,個家庭再度以「百子千孫」為目標,開始展開競爭,又重複著同樣的情形,這是相當自然的過程,中國人已習以為常。


部下當中有比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更有能力者或更有聲望者,最好是除掉較安全。這時即會製造各種陰謀,巧妙羅織罪名加以殺害,例如明太祖朱洪武曾即功臣於一堂,在慶功宴上裝了炸藥,一舉將功臣殺了。


這種想法是中國式的,認為即令是效忠建功的部下,也無法信任。


秦始皇在這一點也不落人後,統一天下之後的秦始皇,認為儒者(知識分子)是最不可信的,這些人隨時可能媚惑世人,也可能自己構築天下,所以將儒家的書籍全部燒毀,將儒者全部活埋。漢的劉邦平定全國之後基於劉氏子孫的安危,將有影響力的部下幾乎捕殺殆盡。


在這種社會中,人與人是不會互相協力,而中國人原本即自認自己偉大,因為自己的祖先了不起,當然不需要別人的協力。中國人有可怕的強烈自尊心,久缺協調性與妥協性。具有自己與自己祖先是一體的意識,也就是祖先的光榮也是自我認同的一部分,這一點與歐美不同。歐美人是沒有祖先觀念的,自己的雙親並不重要,自己和子女才是最重要。


例如,歐洲人移民美國時自己的祖先形同消失,視祖先為次要的次要,重要的是今後將怎樣來好好照料自己子孫。但中國人的想法只是一味回顧過去,而不願面對當前,他們最大的關心是,與過去的關連如何?與上面的關係又如何?
連根藤,1993,”破壞自然與食人導致的革命風土”,《中國人的真面目》,前衛,台北,pp.109-113。


中國的「革命」,不會用「和平崛起」,而是負面因素作怪,有著悲哀的「死靈作祟」。


中國人令人生厭的現實主義,是因為生活在嚴苛的環境之故,中國人的現實是對過去的檢視採現實主義,易言之,過去是實存的,是現實的,而未來是理想。儒教強調對雙親的孝順,以孝、順為基本,因為教導父母雙親比子女位高一級,因此小孩子在老人的面前就不能抬頭對等,這形成老人掌權和老人政治。雙親、老年人至上,老人喜歡談過去、談現實,青年喜歡談未來、談理想。官僚出身有輝煌過去的老人,只會不斷重述自己過去的歷史。


老人家的來日不多,所以沒有什麼未來可談。


另一方面,年輕人因無法從老人分到權力而被當作社會的附屬品一樣,所以對未來無法抱持希望。一個無法給年輕人希望的社會是沒有未來的,少年或許各自對未來有打算,但只是一個人的打算,反正自己是老人的附屬品,無法發揮可能性。


因此,年輕人表現出自我放棄的玩世不恭,擺出一付天底下沒有新鮮事態度。


這種現實主義態度,與中國自然條件的嚴酷有關,因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艱困,所以非得採現實主義不可。民眾再三的受現實煎熬,對於將來的不安,導致即令在困頓的現實中橫爬,也要像豬狗般生存下去。這或許是值得尊敬的習性,但民眾愈是容忍此種生活,統治者得寸進尺,也就毫不猶豫地欺壓人民,待之如豬狗般。


中國共產黨革命成功,是因為中國極端貧窮,而且當時掌握政權的國民黨並未提出有效的對策。政府處於無策、無能的狀態,加上鄰國蘇聯的社會主義革命成功,影響所及才使中國共產黨誕生,其後蘇聯的存在製造了對共產黨有利的條件,這實在是歷史的偶然。


中國共產黨雖宣稱從根本否定過去,讓理想主義復活,要帶給人民民主與平等,但宣傳終究是宣傳。


中共確實曾一度否定儒教和老人統治,人民也頗能接納。但無論是幹部或民眾,只是腦子裡接納這些,一旦自己成為統治者而教導人民道德、倫理時,其教導的方法卻是偽善的強制,與過去的統治者、道學者無異。


與過去相同的是,民眾為了吃飯,把自己不相信的事情裝成一付相信的模樣,而幹部自己即使年紀大了也不引退,絕對不會把位子讓給年輕人。他們濫用革命的言辭,繼續蹲坐在權力的椅子上。
連根藤,1993,”儒教與宮廷文化的國家”,《中國人的真面目》,前衛,台北,pp.117-119。
(未完待續,撰於2011/11/18)

出處: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