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精神不死

李登輝以九十高齡,仍為台灣的國家前途操心。日昨,在接受大腸癌手術前,透過轉述說:「我若死了,就換你們打拚」。在二○一二年總統大選不到一季時間之際,看到這樣的報導,台灣人應感動不已。
這裡所說的台灣人,是認同這塊土地為國家的人們,與聽到台灣人心裡就不舒服的一些人定義是不一樣的。那個人曾在李登輝拉著他的手高舉時,說他也是台灣人,是新台灣人。但當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在倫敦拍的一支廣告片說她是台灣人時,批評為操縱族群;在連任之路不順遂時,忘了二○○八年有多少台灣人投票給他,竟拋出他背負族群原罪說。
來看看那個人的「總統」定位:如果蔣介石「據台獨裁」,蔣經國「革新保台」,李登輝「中華民國台灣化」,陳水扁「一台一中」,那麼那個人是「聯共制台」。不但不進步,而且反動,對於台灣共同體的形塑沒有幫助,李登輝應該對當年迫於形勢抬舉那個人,感到懊惱。
李登輝卸任前留下「兩國論」,為台灣與中國定位分際,並以政權和平轉移為其「寧靜革命」功業建立了在許多台灣人心目中的聲望。如果中國國民黨人認同台灣,應該視為資產,轉化為台灣國民黨的動力,但國民黨中國殖民論者卻自毀基業。
無論如何,李登輝畢竟是歷屆台灣總統中最具文化內涵和哲學理念的一位。他在位時論述公共領域的《台灣的主張》,顯示的台灣國家視野,有志台灣政治的人們應該深讀。相對於此,旅日作家黃文雄在日本出版的《李登輝的原點》已譯介為《哲人政治家:李登輝之「我」》(前衛出版),更是了解李登輝思想私領域的一本好書。
在期待蔡英文以總統之位帶領台灣這個國家邁向重建新路時,台灣人更應該多了解李登輝。如果政治不只是爭權奪利,就應該多思考台灣民主化、獨立化的思想奠基。從李登輝經陳水扁到蔡英文,不只有權力的軌跡,也應該要有文化的深層形跡。精神不死,台灣加油! (作者李敏勇,詩人)

Source:自由時報/鏗鏘集
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nov/5/today-f2.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