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活路?沒路用!

◎ 李彥賦

「賽德克.巴萊」入圍第六十八屆威尼斯影展競賽類影片,但在中國未參與的情況下,該片的出品國在官網上標示「China」。首先釋出的消息是,威尼斯影展官方以為這部電影有中資介入,但在電影公司去溝通、外交休兵的馬政府「強硬」地協調後,改成「Chinese Taipei」,這種稱呼在威尼斯影展的歷史上可說是前所未見,也是中國以政治力介入電影藝術的重大突破。

回顧民進黨執政時期,也就是馬英九口中所謂的「死路外交」路線,威尼斯影展在入圍作品的官方介紹上,不論是蔡明亮導演在第六十屆入圍的作品「不散」、在第六十三屆入圍的作品「黑眼圈」,李康生導演在第六十四屆的作品「幫幫我愛神」,以及李安導演在同屆中發生出品國爭議的作品「色戒」,都可以清楚地看見「Taiwan」,全都不是這次所見的「中華台北」。

「賽德克.巴萊」電影描述賽德克族在面臨文化滅絕的危機時,族人自我認同的實踐過程,官網上的稱謂不僅代表著台灣在國際上又再次地被矮化,片中想要彰顯的民族尊嚴與認同也因此遭到踐踏。馬政府如此的「活路外交」政策,讓台灣人的作品在國際影展中遭受政治打壓。如果「國共共識」是要台灣對中國卑躬屈膝、連台灣人所拍的台灣故事都不能用「台灣」之名面對世界,那我們就應該以行動讓他們看見台灣人對於主權的堅持與驕傲!
(作者為台灣青年智庫文宣部主任)

沒有留言: